第五卷 玩命賭徒_第二十章 千王之王
第二十章千王之王
1983年,一個頭上插著一把水果刀的人曾經走過七條街。
1984年,一個臉上紮著碎玻璃的車禍受害者曾經跑過一個農貿市場。
1990年大年初一,街頭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人,他的眼眶裡嵌有兩粒骰子,那是被人砸進去的,有時人的生命力是很頑強的。他先是被送進了醫院,回家後臥床半年死掉了。
他給兒子留下的遺言只有兩個字:不賭!
兒子叫寶元,當時16歲,後來成為了大江南北聲名顯赫的賭王。
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拉扯成人,蓋上房子,娶了媳婦。他們一家過得安寧而幸福,他有一個兒子,還有一輛機動三輪車,往返江邊和市場,販賣水産。有一天,幾個魚販子湊在一起,其中一個人說了一句話:我們玩撲克吧?
這句話改變了寶元的一生。
那是在一個廢棄多年的工廠,齒輪上爬滿牽牛花,廠房裡甚至長出了一棵梧桐樹。當時下起大雨,魚販子們把機動三輪車扔在江邊,紛紛跑進岸邊的廠房避雨。其中的一個魚販子提議玩撲克,大家說好,那個魚販子隨手摺斷梧桐樹,每人分得一片樹葉,墊在屁股底下,盤腿而坐。
寶元抱著胳膊看,大家動員他一起玩,他笑著說:“不會。”
他們玩的是“詐金花”,又叫三張牌,是在全國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多人紙牌遊戲。玩“詐金花”可能牌小詐走牌大,是實力、勇氣和智謀的較量,是冒險家的遊戲。
寶元看了一會兒,就學會了。
一個魚販子對他說:“老表,玩玩嘛,人多熱鬧。”
他熱血沸騰,搓搓手說:“好。”
他繼承了他那個賭徒父親遺傳下來的冒險基因,正如每個人都保持著另一個人以前的模樣。
廢舊工廠裡的蚊子很多,在他身體上叮下了密密麻麻的疙瘩,他用指甲輕輕地掐,整個下午他都享受著這種挺舒服的感覺。待到黃昏,雨停了,收魚的魚販子一鬨而散,他點點錢,贏了2000多,這是他第一次賭博。
他站起來,拍拍屁股,一片樹葉掉了下來。
從此,寶元的兜裡天天都裝著一副撲克牌。他在各種地方賭錢,在碼頭的空地上,在鄰居家的床上,在大排檔油膩膩的餐桌上,他開始不滿足於幾十元的小局,賭友便幫他聯絡了大的賭局。
他越陷越深,漸漸輸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他以為是運氣不好,後來有人提醒,是賭博過程中有人出千,究竟怎樣出的老千,他百思不得其解。即便如此,他還是執迷不悟,天天借錢去賭博。
母親發現了寶元賭博的事情,讓他跪在父親的遺像前。
“你爸咋死的?”
“病死的。”
“放屁,放屁,是賭博,出老千被抓,人家把兩顆骰子砸到他眼眶子裡。知道用什麼砸進去的嗎?”
“不知道。”
“用板凳!”
寶元沒有錢再賭,也沒有人願意借錢給他,他每天就呆傻傻地看人家賭。
1997年2月19日,寶元在街上撿到了一個打火機,從此他的命運發生了轉折。打火機是銅質的,經過拋光打磨,光可鑒人。他靈機一動,想到自己可以利用光線反射看清楚底牌。也就是說,把打火機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發牌的時候,牌從打火機上面發出去,這樣他只需要低頭看著打火機,就可以知道每一家發到的是什麼底牌。
當時,高科技出千還沒出現,很多出千道具都沒有流行,賭徒出千完全是靠手法和技巧。
這個想法簡直讓寶元欣喜若狂,他自己實驗了幾次,認為確實可行,就把房子悄悄賣掉了。
他的兜裡有一個打火機,他的內心裡有一團火焰在燃燒,透過這個打火機,他窺視到了賭博中最不可思議的黑暗一幕。
那是在一家茶樓的包間裡,幾個老闆玩得挺大,底錢100,封頂1000,一場下來輸贏都是十幾萬。寶元去的時候,已經玩得熱火朝天了,賭友和他打個招呼,他就加入了賭局。
他點燃一根煙,把打火機隨便往面前的桌上一放,輪到他發牌的時候,他藉助打火機的反光能看到場上所有玩家的底牌,慢慢贏了不少錢。他玩得很謹慎,天快亮的時候,他摸到了三張6。
寶元想,一把定輸贏的時候到了,就這一把,撈回了錢以後再也不賭了。
桌上的錢已經堆成了小山,其他人跟了幾輪就放棄了,只剩下一個穿西裝的男人,一千一千地往上押。寶元心裡清楚,對方的底牌是兩張k和一張黑桃3。
穿西裝的男人問寶元:“你還有多少錢?”
寶元回答:“4萬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