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牽著驢走了進去,一路目不斜視走向了用來上朝,在黑暗中仍然金光閃閃的輝煌大殿。
殿內有燭火長明,大隋的君主朝服未脫,正焦急地在殿內踱著步,與左恆算不上面生的大隋王爺楚爭也在。和名為隋恬斗的帝王不同,他顯得十分淡定,甚至還有閒心朝白玉杯裡倒著琥珀色的酒。
殿內不止是他們二人,還有官員打扮的儒士,腰佩雙劍的斯文中年人和捧著一塊糖糕埋頭慢啃的孩童。
“這不是來了。”楚爭道,將手中的那壺酒收了起來。
隨著他剛落的話音,青衫書生和他身後的那頭驢上了殿。他微笑著朝這位大隋王爺點了點頭,道:“楚兄好久不見。”
接著他看向了面露焦灼的大隋皇帝,“我既然來了,就說明立場不變,聖上大可不必擔心。”
“那劍的事情呢?”隨恬鬥問道,“先生此前不是說過那把劍會歸我大隋嗎?”
“劍是利器,更是殺氣,用它來鎮一國氣運可不行。”李修宜微笑道,“先前的樹種已交到王爺手上,找幾位農家的修士催生後植於皇城中央便可,雖不能保證生生不息,數百年的欣欣向榮還是可以的。”
“原來那個女娃娃真的是你的人。”大隋王爺瞭然道,“我就說哪有那麼好的事情,原來你早就算計好了。”
“走一步看一步罷了。”年青讀書人並沒有否認,而是轉道:“大隋早有興兵的想法,有些事情也確實不能用懷柔的手段,但可否請在坐諸位等到那把劍出來之後再考慮征戰的問題。”
“難道先生不想看到我儒家的文廟立在大隋的每一個郡縣了嗎?”官員打扮的儒士急急問道。
李修宜反問他:“何出此言?”
第一次和這位傳說中的人物答話,官員還有些緊張,“周圍幾個國家只有大隋一直尊儒,現我大隋國力強盛,而剛好其它幾國國力空虛,聯盟也被我大隋的王先生巧妙化解。”
他說著看向身佩雙劍的斯文中年人,恭敬介紹道:“先生,這位是我大隋最頂尖的謀士王羽先生。”
李修宜朝他拱手道:“原來是縱橫一脈,久仰。”
斯文中年人拱手回禮,“李先生,是我久仰你才對。”
“客套話就不必了吧。”李修宜道,“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能有先生這樣的人佐力是大隋之幸,能與先生在同一盤棋上,也是我之幸啊。”
不等唇下一抹山羊鬍的斯文中年開口客套回去,他又開口道:“我之所以建議大隋不要過早興兵,是因為在劍出世之前,以及出世後的一段時間之內,山下山上,都會有一番變動。”
“接下來會是一個風雲盛世,也會是一個亂世,與其過早顯露鋒芒爭做出頭之鳥,不如渾水摸魚養精蓄銳,當笑到最後的獵鳥人。”
“那劍?”隨恬鬥仍是有些不放心,“落到旁人手上也沒關係嗎?”
這位來自天底下最大文脈的讀書人莞爾一笑,聲線清朗:“劍啊,在我將來的小師侄手上。”
喜歡御劍成凰請大家收藏:()御劍成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