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並非認為鬼是害人的,因中國對先人是極度崇敬的,如屈原《九歌·山鬼》。五胡亂華後,佛教站穩腳跟後為了抬高佛的地位,把中華本土神貶低成六道或者收編成低於佛的存在。
在中國文化史上,商、周時期產生了永不死亡的先妣神觀念,東漢末期產生佛教宣導的輪迴轉世的迷信思想。先秦諸子中,學者對冥界的看法,較有獨特見解的,有儒、道、墨三家。
三家對後世的影響,又當以儒為首。儒家對於生死和鬼神的態度,見諸於《論語》、《禮記》及其他諸書,最能體現孔子思想的則為《論語》;道家認為天地萬物都是一氣之轉變,氣聚而生,氣散而死。見於《列子》、《管子》、《莊子》;而墨家尊天明鬼,將鬼神與政教混為一體,成為政教之有力工具,非僅僅是純粹的信仰而已。以墨子的觀點看來,“鬼”的能力力量、智慧)是大於眾生的,且公正無私的,對於“鬼”只能恭敬事奉,而不能加以觸犯。六朝以後所見鬼魂落魄相,在墨子的著作中是看不到的。
除了墨家典籍之外,較能看出上古人民對於鬼神的態度的,見諸載籍的有《左傳》、《國語》、《鬼神之明》、《晏子》《戰國策》、《呂氏春秋》、《楚辭》、《山海經》等書。
可是當我真正接觸到了這些東西的時候我才對鬼魂有了一種重新的定義。
當胡依依開始說這個東西並不是普通的鬼魂時我的腦海中就出現了一個很獨立的存在。
惡鬼厲鬼什麼的當然不會引起胡依依的這般重視。那麼排除掉那麼多不可能的事情之後,剩下的那一個不論再怎麼不可能,它都是那唯一的答案,也就是真相。
鬼王!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
“你說他身邊的那個東西總不可能是鬼王吧?”我小心翼翼的問著。
“是!”胡依依回答額很堅決。
這一點倒是讓我沒有想到。為什麼胡依依的回答會這麼肯定呢。
“我並沒有感覺答到那些煞氣呀,鬼王身上的煞氣不都應該是很濃重的麼?”我大惑不解的問。
“煞氣是一種象徵,也是一種攻擊的手段。你以為鬼王都是跟劉雅馨那種偽劣產品一樣啊?誰會沒事拿著這東西出現顯擺啊。”胡依依說。
“不會吧?我怎麼感覺不可能啊。鬼王都會有自己的性格,而且也不是普通鬼魂那樣渾渾噩噩的,再加上杜峰這傢伙身上又沒有什麼東西是值得鬼王那個級別的生物惦記的,那在他身邊的東西怎麼可能是鬼王呢。”我問。
“這一點你就錯了。鬼王這種東西要是那麼好琢磨就不會被那麼多人忌憚了。”胡依依說。
“那這種東西咱們能對付的了麼。”我問。
“對付的話也行。只是……”胡依依說。
“只是什麼?”我問。
“你還記得剛才那個地方是哪兒麼?”我問。
“古董店?”我問。
“古董店?不對,哪裡是建材市場啊。咱們要是在哪裡把這個傢伙給惹怒了你想想會造成什麼樣子的後果。”胡依依說。
這個時候我冷汗冒了不少。要是真的在哪裡搞出什麼事情的話還不得造成大面積的人員傷亡啊?
這些東西對於胡依依來說都是功德,她是不會冒著這個風險去對付一個鬼王的。
“那杜峰身上的這個東西咱們就不管了?”我問。
“不管?那倒不至於,在我的地盤出現了這種東西我怎麼著都會去管一下的。況且這東西跟那副畫有關係。”胡依依說。
“我問你個問題呀。”我說。
“你問什麼?”胡依依端起了一杯水,喝了一口。
“鬼王會對怨氣這種東西產生興趣麼?”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