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意思呢?這一問問到了點子上!
“江湖與廟堂終究不是一句話可以概括。河陽乃是令尹大營,為伐晉要地,雖然重兵已去,卻並不代表此處就不重要了。待邢丘退敵,合兵河陽,放圖後續進兵良謀!”郢君的戰略眼光自然要超過李小和許多,李小和也自知意氣用事,心中亦格外感激郢君對自己的照料,如今欒玉的父兄都在邢丘陣前,若真是自己也前去對敵,兩方相見,自然格外尷尬。
李小和拜謝郢君道:“多謝前輩指點,小和明白了。既然如此,李小和就在這裡為您護法,如今郢教眾位英雄,吳老前輩也不在這裡,我還是很擔心你的安危!”
郢君欣慰一笑,言道:“小和啊,你無需如此緊張。天下事自有命數,至禍非禍,至福難樂!”
雖然郢君言語包含深意,卻不能打消李小和的顧慮。李小和與欒玉被安排在側帳歇息。欒玉仍舊有些擔心:“小核桃,現在我們做什麼,雖然我也不想郢君有事,可是畢竟……”
“畢竟你父親和兄長都在晉軍中,如今你在楚軍大營,本就格外尷尬,更何況你做女兒的怎能不擔心欒將軍的安危。”李小和句句說中欒玉的心思,欒玉眼圈泛紅,捶打了李小和的胸口一下。
“玉妹妹,你莫要難過。一旦郢君的功力復原,我們便不再滯留此地,我們去屏嶽山隱居你看好不好?”李小和夜不希望自己在晉楚之間兩頭為難。
欒玉點了點頭。雖然很多承諾對於現實來說不過是一句笑傲空談,即便有無窮無盡的夢想的許願,但是世界仍舊會冷冷的面對每一個人的赤誠,因為這樣才是一種公平。所以欒玉的心中格外明晰,即便李小和百般承諾,即便李小和努力拼搏,終究違拗不過這個世界上命運的擺弄,所以說他如今多少美麗的設想,在欒玉看來,那不是謊言,但是卻是無窮無盡的焦慮,畢竟前路有多少未知的坎坷,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
李小和也未嘗不知欒玉的心思,他將欒玉緊緊抱在懷中不捨放開,雖然可能只有片刻的溫存,但是仍然是兩顆心夢寐以求的所有未來。
此時夜已深,就在兩人相擁之時,忽然大帳之外鼓角聲轟鳴喧鬧一片馬嘶人亂,往來驚叫不停。許多金鐵相碰,戈戟交加之聲傳來,一陣有一陣的喊啥,隨著破空的烈火羽箭劃破夜空。
“不好,大帳遭遇了襲擊!”李小和驚呼一聲。
雖然還不知道究竟是誰襲擊了河陽大寨,但是對於欒玉和李小和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事情,畢竟欒玉就是晉國貴胄,而郢君將大部分兵力都派往了邢邱,這一戰無論哪一方失利,都是兩人不願看到的。而就在兩人掀開帳篷,探視情況時,營外的烈火已經熊熊沖天。雖然四處的楚國軍兵早已嚴陣以待,但是問題在於寡眾懸殊,嚴守大門的楚兵奮力頂住敵人的進攻,但是頭上飛過的無數火箭已經讓身後的糧草錙重盡數燃燒。
欒玉與李小和不顧一切,奮力搶上寨牆,遙遙望著外面敵軍情勢。眼見的河陽大寨之外軍兵無數,奮勇衝擊寨門。牆頭上的弓弩手見到敵人的一陣衝鋒,便萬箭齊發,連連射倒陣前許多衝鋒勇士,然而對面的軍兵勢頭不減。欒玉心中焦急,望了一眼遠處的敵人,又看看楚國守軍,大叫道:“這是什麼人,什麼人在偷襲!”但是無人理會欒玉的問答,對面無窮無盡的軍兵,但是沒有一面旌旗,好似已經埋伏許久的精銳部隊。
李小和暗暗嘆了口氣:“還能有誰,肯定是晉國軍兵。”
“楚國舉二十萬兵馬來襲,單是邢邱一路就有七萬多兵馬,晉國兵馬能夠壓制邢邱和隰城已經不易,哪裡還有兵力來偷襲此處。”欒玉心中疑問不無道理。
“不錯,這樣粗略一看眼前敵軍也有幾千人,這還是前部衝鋒,說明後面還有大部隊,究竟晉國軍兵人在何方,為何在河陽又有如此龐大的部隊!”李小和也不明所以。
這時候從寨中出來一位衣著華麗的貴族,神情傲慢,雖然臉上略帶慌張,但是終究不肯放下架子,一副慵懶享受的閒適,從骨子中透露出來。那人站上大寨牆頭,望著外面如潮水一般的軍兵,大呼:“對面是和來路?”
身側軍士早就有人張望打探,但是對面沒有任何旌旗鑼鼓,只有震天喊殺,根本無處打探。軍士只得無奈回報:“回稟令尹,看不清楚。”
這滿面傲慢的令尹將雙眼一瞪,罵道:“如此重要資訊你竟不知,要你何用,你現在就開寨門出去打探,若是再無結果,就不要回來了。”
這軍士被令尹罵的不知所措,跪伏在地,然而旁側的許多人勸諫道:“令尹大人,現如今我們嚴守大寨,不敢疏失,敵人攻勢兇猛,此時萬萬不可開寨門,否則敵人趁勢魚貫而入,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魚貫而入?我楚軍十幾萬在此誰敢挑釁?殺入我楚國大營本相就讓他有來無回!”令尹仍舊趾高氣昂,好似這世上他最無敵一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令尹大人,此時河陽大寨不過三四千人守衛,其餘主力幾個時辰之前已經奔赴東面邢邱,救援太宰伯州犁的部隊去了。”周圍軍士不敢隱瞞,當即如實稟報。
李小和心中大奇,這令尹貴為三軍統帥,竟然不知道自己計程車兵去向何處。
令尹喝道:“什麼?是誰發兵的?我怎麼不知道?”
兩旁軍士答道:“前日令尹大人吩咐軍中事務暫由郢君代理,郢君知曉東路戰勢緊急,決不能耽誤,故而,故而……”
“夠了,又是他,快把郢君給本相傳來!”這楚國令尹雖然位高權重,卻是一個叫囂無能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