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鋒傲劍兩個人一路上攙扶著鬥烈與李小和等人往河陽方向來,大概一日的路程,幾個人行走格外緩慢,畢竟鬥烈受傷在膝蓋,一步兩挪的根本無法趕路。而且這荒郊野外,就算是想要為鬥烈找尋一輛車馬,都也是難上加難。鄭子克覺得這樣不是辦法,乾脆重新做了安排,他與李小和欒玉三人先行一步,趕去河陽支援郢君,藏鋒傲劍兩個人照顧鬥烈隨後趕來即可。
又過了半日,將近河陽地界,李小和見到許多車馬往來穿梭,都是楚軍的打扮。但是大多是例行巡視的單一車馬,並無真正列隊出征的樣子,甚至有些車馬之上的軍兵有說有笑,格外愜意,絲毫不似決戰在即的神情。這讓李小和大感詫異,他與鄭子克合計道:“如今楚軍的情勢,並不像大戰在即時候的嚴酷,也沒有急於取救援中路軍兵的焦躁,難道鬥烈所言其中還有水分嗎?”
鄭子克道:“倒不是楚國軍勢不緊急,我看是令尹昏庸。如今楚國令尹壬夫只會主張攻伐弱小國家,謀求私利。楚王命他率兵伐晉,決一雌雄,他實則不敢輕舉妄動,故而要求郢教群雄匯合來為他助陣,實則是縮頭烏龜的所為!”
“那這豈不是延誤軍機了?”李小和聽聞楚國令尹的為人,心中焦急陡升。
鄭子克笑道:“那倒也沒那麼嚴重。他既知求助郢教,那就是說明還有些自知之明。如今晉國軍兵集中攻擊太宰伯州犁的大營,說明他們忌憚太宰更甚於令尹,養叔老邁,難以復當年之勇,如今只要挫敗中路楚軍,晉國定當大獲全勝。”
“鄭前輩,你怎麼才告知我,若是早知如此,我們定然要先去援助太宰伯州犁的部隊啊!”李小和此時焦急陡升。
鄭子克自然比李小和要通曉大局,他微微笑道:“你是楚國將帥,還是江湖散人?”
“這,我自然不是什麼楚國將帥了!”李小和不知道鄭子克所言何意。
“那就是了。你不是楚國將帥,楚國行軍你豈能指手畫腳,更何況即便你有心出謀劃策,人家也須得聽從你的意見才行!太宰受困,以你一己之力能做什麼?說得好聽了也不過是可以保護那一人安危,對整個局勢成敗並無改變,更何況這位姑娘父兄都在晉軍之中,你是想如何處置這份矛盾呢?”這鄭子克雖然平日裡胡言亂語喜歡抬槓,但是這關鍵時刻的分析句句入心,將李小和已想到和未料到的東西都羅列眼前,他一時間的確難以抉擇。
鄭子克一拍李小和肩膀:“走吧,郢君就在不遠處的大帳之中,我猜當初郢君勢必不願讓你參與到這晉楚之爭中,若不是你執意要來,他也不會安排給你這麼一個差事來尋我。無論什麼事,還是請郢君定奪吧,他用心良苦,定當謀劃全域性的。”
這一句話又讓李小和心中驚駭異常,大感意外。當初李小和的所為好似都被鄭子克看在眼裡一般,若不是極為了解郢君,通曉晉楚形式,也不會有如此的洞見力。如今自己一個晚輩,即便很多事情經過深思熟慮,卻也不過是一腔熱血的支配而已,很難做出如郢君一般顧全大局的安排。
李小和三人來到郢君大帳之中時,已經入夜,這地方正是河陽以北,毗鄰晉國邊境的地方。此時鄭子克當先與守門軍士搭話,表明身份,軍士很快便得到了郢君命令,將三人引入郢君帳篷,令尹卻始終不聞不問。
郢君此時獨坐帳中,鄭子克掀簾入內,微笑行禮道:“郢君,子克此來略遲,不知可耽誤大事否?”
郢君仍舊是黃銅面罩遮面,不能看到他的表情。只聽他腹語微微言道:“大軍未動,何來耽誤之說!”
李小和見郢君端坐運氣,顯然是在療治之前的舊傷,回覆郢息,心中歉疚之意頓時升起,搶上兩步問道:“前輩,你的傷勢如何了?”
郢君微微一笑:“李小和,為人不必如此拘泥一時。無論是非,對錯,矛盾,得失,都是一時之見,若是於長久之世端詳,便沒有那麼針鋒相對的銳利了!”
李小和哪裡明白郢君這話說的什麼意思,只愣愣的應了一聲:“啊!是的前輩!”
鄭子克奇道:“難怪閣下邀約我前來,看來郢君體內的郢息已經不到一成,難道孤竹君的功夫如此凌厲,當日我在冰峰之上雖然也見識過孤竹之招,但是與燭然相比,不過略勝一籌而已,也未到了能將閣下傷至如此境地的強橫!”
郢君並未答言,李小和接過話頭說道:“論功夫郢君前輩的功力自然是不輸孤竹君的,他的傷是為了救我,在懸空崖的洞窟中被機關所害!”
“這我卻不知道了。你們郢教的懸空崖機關重重,毒障疊生,子克我的確是不敢嘗試,不過子克倒是有一奇,郢君你真是好不大膽,如今只有一成功力,竟然身邊不留一個人,敢獨自守護令尹大帳,這份膽略子克怕是這輩子也修煉不成了!”鄭子克見到了郢君,似乎心中的許多顧慮都放了下來,說起話也變得格外輕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郢君元氣凝聚,保持療傷的姿勢,口中沉穩言道:“東邊似有戰事,然而令尹大軍已經逼入晉境,若是冒然退兵過河,未濟而遭伏,那便一切介休。”
“所以郢君只得派手下一眾郢教兄弟前往邢丘支援太宰伯州犁的部隊,自己在此主持大局?”鄭子克當即明白了整個楚軍安排。
“看來子克兄沿途已經打聽到了邢丘遇圍的情況了。”郢君向來從容。
李小和接過話頭,言道:“郢君,我們在路上遇到了鬥烈前輩,是他說的邢丘受到晉國大軍的圍攻,如今他在半途遇到了埋伏,膝蓋受傷,由鄭前輩兩個弟子護送往這邊來呢。”
似乎就如同李小和所言,這個資訊雖然沒有打探到對方的軍兵動向,但是從這一個人受到了埋伏就可以給郢君莫大的提醒。眼見得郢君沉思半晌,並未答言。似乎在謀劃整個晉楚交鋒的情況。
忽然聽聞大帳之外腳步聲匆忙,李小和知道這又是有人來報軍情。只見簾外一名小軍校奔跑入內,拜倒在郢君面前:“稟告郢君,東路軍兵急報,養叔所率部隊支援太宰未果,如今楚軍多處部隊陷入困境,被晉人沿著黃河圍困壓制,若不支援,難以支撐!”
郢君淡淡問道:“是否有報晉軍都有那些卿士將領前來?”
小軍校聽聞郢君的問話,稍加思索,言道:“回稟郢君,細作所言,晉國軍中旌旗無數,大小卿士盡皆出陣。單是看名號,欒氏,範氏,中行氏人數眾多,其餘三軍之中,魏氏和趙氏的兵甲也不在少數。其他卿士,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