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來的人也有許多揣著自己心思的人。
納普贊就是其中之一,身為一名吐蕃的雕師他假借習師築造卻暗中對另一樣東西有了興趣。
他聞聽長安有善天術者可觀清天地,便因此記掛在了心上。
經過半年多的詢訪,終於他在一個道觀內的面壁石上發現了推演的秘密,自此他便沉迷於這天術中無法自拔,一住就住了整整兩年。
兩年過後,他的推演成效也有了些成就。
這時候他的心思已不再侷限眼前,他卻想著要將江湖年輪再做一番推演。
可經過幾次推演試算都失敗了,而失敗的原因就是失了真,再次演算他發現了其中奧秘竟在一本名叫《本藏經》的經書中。
於是,他根據蒙算的經傳敘引踏上了征程徑直往西北方向尋去。
直到路過唐古拉山口時,手中的夜叉杖才有了反應。
冰天雪地裡他苦苦尋求了多日卻仍舊不見所謂的《本藏經》,他徹底失望了。
這失望險些讓他在接下來的推演中走火入魔卻巧合中在雪洞裡夢見了《本藏經》只有幾句的筆跡。
僅僅憑著這幾句筆跡他便推演出了西北方的江湖年輪,也就是後人所說的《金鼎書》。
此後,再也無人見他從唐古拉山出來過。
一傳十十傳百,不知傳說是真是假,可在一些地方就成了長幼言傳的故事。
現實的所有困苦打碎了夢幻的影子,人們都只是將那當作一個故事,當類似於孩童一般的想法從一個成年人口裡不經意說出時,那或許還有可能再度懷疑故事的真假。
轉眼天已黑盡,陷入回憶的喬子孝在安靜的院子裡一時間忘卻了所有不堪。
“是你說的青稞面已經沒了,怎麼這裡還有?”
“哎呀!你怎麼這麼不省事!”
“去,找省事的去,家當有多少不應該是你做當家的知道的事情嗎?”
不知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屋子裡二人又大吵了起來,這聲爭吵又將喬子孝拉回了麻木的現實之中。
他隨手取下身上的補丁,而在這時候他忽然慌了,因為他清楚記得從紅花林出來的時候將伶仃會的信令縫入了補丁中。他下意識地望四處搜尋了一遍,呢喃道:“壞了,肯定是丟在了那條街上!”
趁著屋中二人爭吵不休,喬子孝摸盡了全身才摸出了幾個銅板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門檻前,然後悄悄地離開了此地。
畢竟,如果就算自己不是因為丟了信令,真實的身份一旦被有心人記掛上,這裡也必然遭到不幸。
回到了西城街道,天已是盡黑。
還好這裡的街道上每隔幾步路都掛著小小的燈籠。
雖然此時的行人已經不多了,但是要想再找回丟失的東西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不說是哪個流浪的乞丐,孩童們看見那些小玩意兒定是非常喜歡。
於是,他湊進了人群中,只要看到孩童都會留意一下手中的東西。
喜歡盲匪請大家收藏:()盲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