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佛法道法,都是以智慧為核心。切記不可沉迷在它們的經文學說之類的表象之中不可自拔,忘了獲取智慧的初衷。否則,豈不如同買櫝還珠?
眾位高僧也是如此,並無門戶之見,只不過小時候人生在世身不由己,機緣巧合入了佛門,當然以此為業。後來看破教派學說之別,明瞭教派是空,自然也沒必要改換門庭。
習慣的力量何等強大,人的心理認同需求也是何等的強大。人最害怕的莫過於孤獨無同行者。
當了這麼多年和尚,若是因為頓悟了,就忽然不當和尚了,那去當什麼?心理沒有依靠,這是高僧也無法避免的心理因素,因為這是人的社會性本能。
人是社會性動物,必須群居,縱使遁入深山,也要有精神上的鄰居,如繼承學習前人的經卷學說等,這仍然是尋求心理認同。
所以這些人會聚在一起整日講經說法,而那些壁畫天女們聚在一起嬉戲玩樂,這是不同的心理圈子。
而且不同的心理認同圈子總是希望擴充套件自己的圈子,這是宗教侵略性的緣由。如同追星的粉絲總想向別人說自己的愛豆如何好一樣,宗教人士也多是狂熱粉絲。
縱使沒有門派之別,也總有心理傾向,誰都希望能多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賀禮之前展露革命者虛影,氣勢震天動地。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就在眼前,諸位高僧的“拿來主義”之心蠢蠢欲動,馬上就送出了一個“燃燈古佛”的法號來拉攏,以求交流。
賀禮初入此處,不知細節,也正有此意。兩邊一拍即合,才有後來其樂融融的一番景象。
大家都是聰明人,也沒人搞“當頭棒喝”、“故作高深”一類的傳教常用手段,講的都是直白的心裡話,也不講那些文縐縐、玄之又玄的經文。
如此一番討論下來,都受益匪淺。
不過賀禮從未忘記,自己不是來談佛論道的。
雖然收穫了幾個朋友,得到了法相宗真諦,但也不能讓自己耽溺於此。
好比上學的路上看到一朵野花,它如此美麗芬芳,吸引我駐足流連。它帶給了我美麗的心情,我會為它耽擱幾秒,在心裡給它留一個位置,甚至作詩吟唱,但是學,還是要上的。
賀禮看到了一陣風似的跑過去的朱耷,他的神魂發出隱隱紅光,這是陷入了“我執”的狀態之中。
因為強大的執念,神魂擰成了一股繩,又沒有肉身的束縛,他的神魂迸發出強大的威能。
這已經是陽神的狀態了,介於虛實之間,思維高速運轉,不一會兒就踏遍了這畫中世界的萬水千山。
不過他畢竟是普通士子,未曾修煉神魂,如此狀態,乃是燃燒根基,怎能持久。
“是時候出去了!”賀禮長身而起,向諸位高僧告別。
喜歡諸天大使請大家收藏:()諸天大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