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針屬於物理療法,只能緩解不能根治,除非,你能找到治癒的藥物。
“阿牛,拿紙筆,我開個方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徒弟遞過紙筆,甄權唰唰的紙上開了方子,然後交給了阿牛,可還沒等阿牛看完,一旁的王太醫便急不可耐的從他手裡把方子奪了過來。
阿牛一驚,王太醫看到方子之後,卻皺起了眉頭,只見這藥方上開的藥,和自己給病患們開的藥並無二致。
也就是說,這個甄權和太醫們開的藥方都是一樣的,這讓王太醫暗自嘆氣,這個甄權不過如此。
誰知,甄權開完這個藥方之後,又在另一張紙上寫下了一份藥方,然後交給徒弟:“記住了,兩副藥分開煎,給病患的時候,先服第一支方子,過一個時辰,再給他們第二支方子。”
這次,王太醫沒有從阿牛手上搶過方子,而是直接從甄權手裡把藥方拿了過來。
本來,為醫者忌諱同僚看自己的藥方,可此瘟疫橫行之際,群醫聯手,為的就是儘早找出控制瘟疫的法門。
這個時候就不能把各自的藥方藏著掖著了,而是拿出來大家共同研究。
王太醫看到甄權的第二張藥方的時候,不由得臉色大變,他的手,竟然也微微顫抖起來。
看完藥方的王太醫猛地明白了過來,他滿臉震驚的看著甄權:“這……”
甄權點點頭:“是的,這才是此次瘟疫難控的原因。”
二人就如打啞謎一般,聽得眾人心焦,孫思邈更是等不及,搶過藥方一看,然後他也明白了。
其他的太醫們紛紛傳閱,有些人依舊難以理解:“這、這分明是兩幅截然不同的藥方,怎會用在同一人身上?”
王太醫嘆了口氣:“甄神醫不愧為神醫,果真是名不虛傳。你們還不明白嗎,這些病患,得的未必就是同一種瘟疫。”
現在眾人明白了,在長安流行的瘟疫並不是一種,也就是說,是幾種不同症狀的瘟疫共同流行。
有的人,得的並非是一種瘟疫,而是兩種,這也是為什麼太醫們的方子沒有用的原因。
有的得了兩種瘟疫,太醫們只判斷出來了一種,所以服藥之後的病患並沒有多少改善,反而愈發的嚴重。
有的,則直接是藥不對症。畢竟,瘟疫雖然不同,但有的瘟疫症狀頗為相似,稍有誤差,就容易判斷失誤。
找出病因之後的王太醫大喜:“快,快上報李大人!”
甄權甄立言和孫思邈都各自觀測病人,他們有時候分開施治,有時候合而討論,越來越多的患者病因被找出來。
找到了醫治的法門,治療瘟疫的時候就簡單的多了。
太醫署的太醫們全體行動了起來,辨證施治,把患病的患者分開,根據症狀的不同,施加不同的藥物。
後來,在施治的過程中,不免有的太醫還會出現誤判的情況。因為症狀實在過於類似,還是孫思邈從中發現了蹊蹺。
那就是,有得得了兩種瘟疫的病患,最容易咳血。這次的瘟疫分為兩種,一種症狀比較輕,一種來勢洶洶極為嚴重。
但是兩種瘟疫加在一起的病患,之前幾乎很難救活。
孫思邈發現,同時得了兩種瘟疫的人,會出現咳血還有手背出紅疹的現象。於是,這兩種情況作為了太醫們的診斷標準。
一時間,病患們在得到了太醫們重新開治的藥方之後,症狀大為減輕。
這就意味著,甄權的方法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