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立言搖搖頭,施了一禮道:“李大人做的很對,若非你行動及時。此時的長安,怕早已病患四起了。只是草民覺得這裡還有些不對勁,老孫,你可看出什麼來沒有?”
最後一句話,問的是孫思邈。孫思邈一遍遍的看了卷宗,苦苦思索:“老甄,我也很是納悶,有些方子明明就是對症施藥,為什麼這些病患反而愈發嚴重了呢?這其中,我想不通。”
不止是孫思邈等人想不通,太醫署的王太醫他們也都想不通。許多病患症狀明顯,可是根據太醫們的經驗還有古籍遺留下來的方子給這些病患施藥的時候,許多病患反而更加嚴重。
而李洛對於醫術一道其實並不很懂,他也僅僅只是用土法研製了一些青黴素,可是他只是起到一種抗菌殺菌的作用,可用於敏感菌或敏感病原體所致的感染,對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腦膜炎和菌血症等,對於很多疾病,它依然也是無用的。
對於這次瘟疫,李洛用土法煉製的青黴素,頂多也就救活了幾百人,而長安城如今災民的病患已經達到了一兩千人,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的病患在增加。
王太醫突然想起一件事:“李大人,草民聽聞一種甘露飲可以防止病情,大人可以多備一些湯藥,給附近的百姓飲用。”
“這個我已經在實施了,此種甘露飲每日都在供應,只是長安城實在太大,這些湯藥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而且,藥方中的幾味藥已經告罄,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甄權似乎對甘露飲預防疾病的方子很是瞭解,他點點頭:“是的,甘露飲需要長期飲用才會凸顯效果,如今這瘟疫蔓延,是來不及的。”
李洛覺得,這個甄權確實是有兩把刷子,孫思邈的極力推崇的人,靠譜。
“甄神醫,你可否告訴我實話,你找到治病的法子了嗎?”
甄權一拱手:“草民現在不敢說,但已略有些眉目。還請大人稍待,待得明日草民親自去疫情爆發地看看那些病患,才能找出醫治的辦法。”
王太醫暗暗吃驚,他現在還是一頭霧水,這三位神醫居然已經有了些眉目,這讓他大為佩服。
果然,神醫之名不是白叫的。
李洛也看出來了,孫思邈和兩位甄神醫,多半是找到了一些醫治的法門,只是不敢貿然承認,他們想明日先去疫區看看,再下結論。
而太醫署的其他太醫他們更是面面相覷,近一個月來,太醫署的太醫們不分晝夜的苦苦鑽研,幾乎是什麼法子都試過了。可是,對於此次疫情就是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有時候的患者服藥之後情況大有改善,可有的時候,患者服藥之後一點起色都沒有,還有的,服藥之後症狀反而更加嚴重。
這讓太醫們炸了鍋,有的從醫四五十年,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讓人匪夷所思的症狀。
孫思邈也是一樣,雖然甄權兄弟名氣不及自己,但若如今這大唐天下,還有幾人可以跟他一教高下的話,那唯有兩人了。
一人是李洛,他的醫治之法孫思邈是見所未見,不管是縫合傷口、換血術還是青黴素,都是神奇無比,讓他不得不佩服。
另外兩個半個就是這甄權兄弟,之所以說他們只及自己半個,主要也就是他們偏隅一方,在整體醫學方面的研究,不如他涉獵廣泛。
孫思邈第二日便帶著甄權兄弟去了疫區,太醫署的幾個太醫們也一起跟著,其中,包括為首的王太醫。
和預想中的一樣,疫情在長安幾個地方集中爆發,若不是李洛反應快速,防疫的及時,此時的長安早已瘟疫橫行了。
可即便是李洛採用了一些防治措施,奈何還是沒有辦法阻止疫情的蔓延。他只是延緩了瘟疫蔓延的速度,若要徹底解決瘟疫,還得靠這些醫生。
幾位神醫和太醫署的王太醫們感覺類似,就是明明這些病患症狀明顯,可按照醫生們的判斷,施藥之後的病患們,反應各異。
其中,有部分患者服藥後好轉,有部分患者服藥後愈發嚴重,還有一部分的患者,任何藥物都不能起效。
這讓眾人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難道說,這次的瘟疫已經變異,和古籍記載以及眾人的臨床經驗都不一樣了嗎?
一名患病的百姓劇烈的咳嗽不止,這樣的病例有很多,王太醫他們能做的,也唯有開一些止咳化痰的藥物。
甄權卻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所在,他診治了其中的幾個病患之後,便吩咐手下徒弟:“阿牛,拿針來。”
徒弟阿牛慌忙取過銀針布袋,甄權取出銀針,在燭火下淬火消毒之後,給這名病患施了幾針,然後那病患的咳嗽竟然奇蹟般的減輕了許多。
甄權施針的手法並沒有特異之處,王太醫他們其實並沒有覺得驚奇,因為之前他們也施過,病患只能得到短暫的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