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赫連徹陵帶著淺笑打斷他,“你我本就是兄弟,當初又全力助我登上皇位,怎能與外人相比?來,坐下喝茶,你和八弟出行才歸,我們倒是許久沒有好好談過心了!”
赫連蘊瀾見他已為自己倒茶,才一邊說著“臣不敢!”一邊趕緊走過去坐在茶盤對面。
“現在是我兄弟二人私下敘話,二哥不用那麼拘禮。二哥和八弟能出京玩賞,四弟我可是羨慕得很,二哥可要跟四弟多說說路上的見聞、有什麼趣事,讓四弟聽著,也能一起高興高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赫連蘊瀾兩手剛正兒八百地一搭,見赫連徹陵的手伸過來有拂開之意,便作罷。“皇上,要說——”
“二哥!”赫連徹陵似嗔怪般叫了一句。
赫連蘊瀾抿了抿唇:“四弟!”
“這就對了,如此,我們兄弟之間才能不生分!二哥且說說,此行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印象最深刻的?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那丫頭和她的所有故事……“回皇——四弟,此次我們去的地方乃是你賜給六弟的封地,若說印象最深刻的事物,那就是天水居士所建的天水村!”
天水村?剛才老八怎麼沒說?“哦?它很特別嗎?”
赫連蘊瀾在赫連徹陵面前雖然不是冰雕臉,但也只能算是平和,沒有笑容的平和。“是很特別,整個梁國,僅此一家!”
又是僅此一家?赫連徹陵笑著催促道:“二哥倒快些說說它如何特別?”
赫連蘊瀾垂了一下眼睫,又半抬起,“我和八弟所看到的天水村,地形如鍋底,中間低平,四周漸高。四方來水匯聚於鍋底,形成一口池塘,池塘為天水村的核心,雖然不大,卻半邊有水,半邊為陸,形如九宮八卦圖中的太極,奇妙無比!以池塘為中心,有八條小巷向四面八方延伸,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崗,若畫出來,便可見其平面酷似八卦圖。小巷又派生出許許多多橫向環連的窄弄堂,弄堂之間星羅棋佈著許多民居。接近池塘的小巷較為筆直,往處延伸時,漸趨曲折,許多小巷縱橫相連,似通非通,外人進入,若無本村村民帶領,往往好進難出,很容易迷失方向。”
“果然神奇!被你這麼一說,即使不繪出圖形,也能想象出它的奇妙!”
“更妙的是,”赫連蘊瀾回想著,“窄巷中相對的兩戶人家,家門卻並不相對,而是錯開著!”
“那又是為何?”
赫連蘊瀾唇邊閃過一絲幾不可見的笑意,“天水居士稱其為門不當、戶不對。使用這種建築格局,是為了利於鄰里關係的處理。如果門當戶對,兩家人每天進進出出交往過多,難免會發生矛盾,發生矛盾卻還要每日面對,積怨便更深,沒準會成為難以解決的死仇。若用門不當戶不對之法,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赫連徹陵敞聲而笑:“哈哈,妙極!有趣!果然有趣!二哥接著說!”
“天水村的民居多為四合院式建築,四面封閉,中留空間,房屋的前沿比後沿高,如此,每到下雨之時,幾乎所有的雨水便都聚集在自家院內,天水居士稱其為:肥水不外流!”
“好一個肥水不外流!二哥喝口茶再說!”
赫連蘊瀾端杯喝了一口,“他們的牆體建得很高,為的是防止鄰居家起火漫延過去。每家的院子裡,都設有水缸、水池,一旦起火,便可立即撲救!除此之外,還有精密而實用的排水設施,當真是別具匠心!”
還有一點他沒說,那就是由於天水村的村民大多沒有分家,而導致戶頭數額不足以擺出八卦陣格局,那丫頭竟然與村正及楊縣令協商後,用自家磚瓦蓋了大量空房,一是賣給想在天水村落戶或買房養老或想多置宅產的村外之人,二是本村村民若有人想從家裡出來單門獨戶,可以直接購買成品現房。而她因建房而買下的大量土地錢款,卻是在房子賣出之後再付給官府財政!這不能不說是她一舉數得的好手段!
啪啪啪!赫連徹陵雙手數次連拍,“妙!果然是妙!難怪二哥說它是我梁國的孤例,當真是隻此一處,別無二家!二哥,你對天水居士的印象如何?”
“聰慧奇才!”
“二哥,聽說這天水居士是個貌美女子,可是事實?”
赫連蘊瀾放茶的手短短一頓,又若無其事地邊放邊道:“才是有一些,貌,中等罷了!”
赫連徹陵的銳利雙眸沒有漏過他頓手瞬間,淺笑道:“二哥,我對這個天水居士越來越好奇了!你說,我把她宣進宮來如何?”
赫連蘊瀾雙拳暗握,卻很快鬆開,“皇上若想見,宣她進京便是,只是她此刻正是磚窯發展的關鍵時期……”
“哦?”赫連徹陵眯了眯眼,“二哥覺得何時才是不影響百姓買到磚瓦的最佳時機?”
一代帝王,想見誰便見誰,宣誰,是誰的福氣,還需要遷就誰?但改成百姓就不一樣了,此乃大義!赫連蘊瀾知道自己定是已觸怒了他,但還是如常答道:“一年。”
啪!赫連徹陵一拍茶案,茶杯被震得水跳而出!
可赫連蘊瀾只是站起身,雙手交疊拱起,身體紋絲不動,嘴也紋絲不動,半個字都不再說。
赫連徹陵握了握拳,平復著惱怒,過不多時,才轉身看向赫連蘊瀾,語氣恢復到平淡之態道:“好,利民便是利國,那就依二哥的意思,一年後宣詔!”
“皇上聖明!”
待赫連蘊瀾退下離開御書房,赫連徹陵一拳砸在了茶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