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太子制度,可以說東宮屬官既是皇帝的,也是太子的。
這樣就不會出現自己,或者類似唐代太子那樣,擁有造反能力了。
同時也讓太子登基之後,不至於徹底被架空,也有一套相對完整的班底。
高澄現在不到五歲,正是不記事的年紀,留在身邊教導一二,也可以給未來的太子當個伴讀。
不過想到這裡,應昭又有點撓頭,他還是孤家寡人,這些年忙著治國打仗,還是個雛兒……
咳咳。
“罷了,順其自然吧。”應昭搖了搖頭,又叮囑了衛隊,讓他安排人去漢中,讓宇文泰接人。
等親衛一走,應昭躺下。
數分鐘後又坐起來,喊來了另一個親衛:“傳旨,命開元倉城督造陳慶之,即刻前往當陽,升任其為假正軍將軍,賜白馬一匹,寶劍一柄,總管當陽如今一萬前鋒軍。讓他先跟高歡打。”
親衛明顯是愣了一下,怎麼好端端的就安排一個文臣轉軍職?
雖然這個文臣打仗看起來確實蠻厲害,坑死了高敖曹。
但打的是塹壕戰,坑死的也是隻有八百騎兵的高敖曹,這點戰績放在應昭身邊的文武大臣來看,屁大的功績。
他們哪個不是動輒幾千上萬人口的覆滅?
怎麼打決戰還沒輪到他們上,反而是陳慶之為前鋒?
“可以了,就這樣,去傳旨。”
應昭說完,拉上被子睡覺去了。
訊息傳出去,當晚就有不少人睡不著。
“陛下的意思……你們怎麼看?”
“怎麼是他這個小吏?本來他從黔州被調出來就已經夠離譜了,現在乾脆直接調入軍中。文官轉軍職……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軍官?你見過?”
跟著應昭來打仗的漢子們,不少人都悶悶不樂。
因為直到現在,當陽方向的先鋒將軍,一直都沒有安排,大家都在較著勁,準備趁著這個機會走一遭,名揚天下。
結果應昭又不按常理出牌,把一個文臣調往軍隊,雖然是假正軍將軍,但那也是從五品的官。
如果打贏了,假字就能抹掉,成為真的正軍將軍。
那麼這樣一來,軍中可就真的出一個異類了。
被提了這麼一嘴,突然有人想到了什麼說:“是不是因為出身北方的兄弟太多了,陛下擔心……”
“就你懂是不是?”聽到這話,其他人紛紛瞪了他一眼。
這個傢伙乾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