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庶子需要官位。
豪強、邊將需要入朝。
應昭不斷安排宣撫使,到處傳播他的《大同書》,從根子上打碎了現在魏晉風流。
破碎的舊制,會引來一批需要搏政治資本的人。
這群人,就是應昭集團的資本。
北方軍事重鎮出身的漢化諸部邊將,中原各地低品世家,寒門,以及小有家資的豪強子弟。
這群人,才是應昭的根基。
他們同時對禁錮了他們幾百年的九品中正發出怒吼。
至於農民,應昭只要分地,他們就跟著你幹。
土地是命根子,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應昭不跟你完虛的,土地歸他,他分給百姓,如果他倒了,百姓的土地就不是百姓的土地,而是重新回到世家老爺手中。
應昭答應保他上位,保證給所有老百姓的稅賦從原本的畝產八成壓到五成以下。
而現在,更是直接試點新稅,做到糧田三十稅一。
塘報裡每一段改革,都是瘋狂戳中基層的心窩。
應昭勢力越大,聲威也就越大,也就會有越來越多人信應昭。
更何況應昭不是被動傳播的人,而是一個喜歡主動的傢伙。
歷朝歷代,嚮應昭這樣不斷對外宣傳的主兒,真的很少。
無論輿論,還是社會,都被他拿捏了。
所以,應昭會敗?
或許!
但他可以敗一次,可以敗兩次,甚至躲在川蜀敗三次,而世家卻只能敗一次。
如果接下來的決戰敗了,那就完了。
世家就算想要抵抗,可是族人們不會抵抗。
死的只是大家長,他們這些旁支血脈,沒理由被全滅。
因為應昭要管理天下,缺文人。
旁系再差,也識文斷字。
這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之一。
所以,高歡看得出來,應昭不是想要弄死世家,而是要弄死報團取暖的門閥。
門閥,必須死!
喊打喊殺要弄死世家,只是故意擴大打擊面,然後引動整個社會根深蒂固的門閥根系,讓他們冒頭,最後一勺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