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昭很重視技術的革新和進步。
畢竟是工業時代來的人,技術能帶來的變化是什麼樣的,他在心理最清楚不過。
不過諸葛城卻顯得有點難以接受現在的變化。
作為上任半年的吏員,這段時間的變化以及見識,將他十幾年的生涯中,看到的形形色色規制,基本上全部打碎了。
濃濃的煙囪在滾動著黑煙,接著就能看到大量的鐵礦石被融化成鐵水,從高爐裡流出來,落到模具裡,進而變成一塊塊鐵錠。
這些都是粗鐵,畢竟加工精鋼的能源更大,因此粗鐵往往都是傳送給附近的鐵匠鋪,由他們利用人力或者官家的鐵匠鋪用水力鍛錘敲打成百鍊鋼。
然後組成菜刀賣出去。
“簡直就是浪費!”
諸葛城的批完手中最後一筆粗鐵份額之後,忍不住低吼了兩聲。
他諸葛家在武都也有鐵礦山,也有炒鋼坊,他也去那裡盯著待著過。
多少世家夢寐以求的鐵,在應昭這裡就跟流水一樣,不斷的在鐵軌車上進進出出,一天所產的鋼鐵,能抵得上諸葛家一年的產量。
就是這樣的鐵,居然不是用來鑄造鐵甲,而是用來造菜刀和農具,若是傳出去,不知道多少世家得罵暴殄天物了。
可是,他也沒轍。
邊側的上官聽到他這話,聳了聳肩說:“習慣就好,現在鍊鋼的那群人正在研究怎麼修改高爐,進而讓高爐的產量增高。還有一些提出修改高爐的建材,如果順遂,未來冶煉的就不是粗鐵了,而是粗鋼。現在咱們的鋼都是用來造兵甲的,犯不著用鐵去慢慢敲打。”
“可是……”
諸葛城還想說,上官拍了拍他肩膀:“行了,別廢話了,吃飯去了。對了,你的家人好像給你送來餐食了,剛才門衛來的時候還說了一聲,差點忘了跟你說。”
“多謝雲兄。”
“客氣。”
上官笑著離開。
諸葛城再看了一眼過來換班的高爐工人,以及不斷流出來的鐵水,不由得長嘆道:“若是換在歷朝歷代,如此產量,只怕舉世震驚了。而這,只是因為敢水道還未完全修繕,蜀州各地的鐵礦暫時無法運進來而導致的。若是等到岷江徹底修好,蜀州之外的世家,又會面對什麼樣的敵人?披甲之數十之八九?可怕!”
諸葛城嘆氣著轉頭前往門衛處見家人。
路過一處鐵匠鋪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個士兵舉著一把形制狹長的刀具,快速劈開了一個木樁:“還可以,這個形制的劈砍效果還不錯。形狀猶如雁翎,就叫雁翎刀。定下版型,然後多鑄幾把,記得用鑌鐵鑄造,到時候再對比一下橫刀的效果,如果合適就可以安排量產了。”
軍需官用炭筆記錄著劈砍資料,接著去看邊上的槍頭。
軍中的武器革新一直都是應昭的重點,冷兵器時代之下,想要擴張軍事力量,武器的進步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不管是橫刀還是後續的雁翎刀,其實都是漢代環首刀的後代,但對於戰爭烈度的不同,兩者逐漸演化成不同的風格。
橫刀趨於直刀多是城市安防使用,而雁翎刀則偏向於戰爭使用,當然安排給人當做防身武器也行。
作為一個尚武的國度,應昭只是禁絕了一石以上的弓以及所有型別的弩不準民間流通,甚至連甲冑都沒有禁絕。
因為沒有必要了。
火藥是一定要弄出來的,這種時候禁絕甲冑的意義已經不大,就算你穿得甲冑再厚,百米內捱上一炮試試?
所以成都這邊先對地方世家進行了清掃,收繳了全部甲冑之後,轉頭應昭就修改了法令,然後自己親自開啟了甲冑的販售。
軍火……
很賺錢的。
當然,甲冑商店的甲冑形制肯定不是軍中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