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鮮于修禮不答應,然後還拉攏了其他部落搞事情。
於是,鬧到最後,鮮于修禮和賀拔氏兩家都壓不住各個部落,並且高句麗人趁火打劫來了。
遼東局勢更亂。
現在賀拔嶽感慨之後,眉頭緊鎖著說:“遼寧鎮這段時間內耗太嚴重了,各部落小心思又多,少年軍組織的力量是有,但也不能全部投入城牆使用,否則城內怕是要壓不住。”
“大人啊!您還是下去吧!再組織一次敢死隊!”賀拔緯看了一眼高句麗方向,“現在的高句麗可不是之前那個空有霸主之名的高句麗了!這幾年他們內戰雖然嚴重,遼寧鎮流亡出去的部落也很多加入他們,其中還不乏北伐戰役的老人。他們是真的兇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的高句麗戰場,一排明光鎧戰士已經扛起了刀盾。
大概八百人。
但這八百人騎著馬快速運動到了城牆下二十米,然後棄馬看了一眼雲梯之後,前頭一個舉著盾牌,後邊的人背上刀盾,一點一點跟著往上走。
有人投礌石滾木,但卻不見得能砸翻他們。
畢竟能舉盾的人,無一不是經過特訓的存在。
“這群人!居然背叛了太子!混蛋!”賀拔緯臉色鐵青。
這八百人不是別人,而是太子在打高句麗的時候,整編出來的三千重甲步兵,軍號——刑天。
事實上重甲步兵,應昭弄了六支。
分別為刑天、玄天、凌天、震天、撼天、霸天。
不過在跟柔然人打仗的時候,凌天、震天、撼天、霸天四軍因為應昭指揮失誤,直接在陰山戰場全軍覆沒。
此前也說,應昭不是沒有失誤過,只是雖然失誤了,但是劉裕在後頭幫他補缺。
最後陰山一戰雖然慘勝,但卻坑死了十萬真柔然和超過十萬的雜胡。
當然重甲步兵就剩下兩支還有番號。
刑天軍只剩下八百人,玄天軍則是乾脆就剩下二百人,最後轉為六率主要成員。
而刑天軍因為跟世家扯皮,最終留在了東北。
具體原因就是,刑天軍主體為扶余族,是當初橫掃遼東帶走的十萬扶余人中在柔然戰場卷出來的八百人,世家以五胡亂華作為藉口,死活不讓應昭湊夠一千重甲步兵。
畢竟應昭就一萬八千重甲步兵,靠著他們,釘死在陰山,阻擋了柔然幾十萬人的圍攻十天!
這種步兵就不該帶進中原和城牆之間,因為太逆天了!
對了再說一句,十萬扶余人中有五萬多男子,但北疆之戰結束,只有五千男人活下來了,而這五千人最後成為八百人刑天軍和四千多散落九鎮各地的扶余人。
跟柔然血戰,應昭是勝了,但是不知多少人心裡恨他。
八百刑天軍留在了遼東,在冰天雪地裡放牧,他們內心的不滿可想而知!
現在,高句麗重新支稜起來了。
他們在高句麗的邀約之下,也開始心生入主中原的想法。
既然大家都是華夏人,憑啥我們要在冰天雪地裡放牧?
老子,可是打過柔然的人!
號子傳來,應昭留下的軍事遺產之一的刑天軍殺上城牆,近乎摧枯拉朽的態勢,在賀拔緯震恐的目光之中,將主攻方向的城牆,硬生生撕開了三百米空洞。
而這八百人,仗著甲兵之利,無一損傷!
喜歡我就是要做皇帝請大家收藏:()我就是要做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