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從哪裡得到訊息,發現酈道元正在北方的契丹部落勘探東北大平原上的三江,然後帶著人就逮著他,逼他交出國內山勢地形走向,還有遼東的礦產資料。
酈道元寧死不給,於是在新城被殺。
關於東北的大量書籍資料,全被高句麗奪走了。
酈孝友之前留在遼西老家,結果聽到了這個訊息,匆匆趕來,高句麗人晚了一步,讓他先入了城內,然後幫助鮮于修禮鎮壓了不怎麼聽話的部落頭子們。
事實上,現在主持政務的是他本人,鮮于修禮想要點後勤,還得經過他的同意。
“要開打了,孝友賢弟先下去吧。”鮮于修禮聽著下方吹號,心情沉重了幾分:“接下來怕會是一場逆戰。”
“沒事,他們打不上來的,段氏再蠢,也不會將遼陽城防放棄。”
酈孝友看著城牆上完善的塔建:“若是再給段氏一段時間,或許他們就真的成為遼東王了!”
“遼東王?可能嗎?”鮮于修禮搖頭苦笑:“沒有太子將庫莫奚和契丹安排在北方,燕山和遼寧早就被柔然進攻了。這兩鎮的職責從建設之初,就是對付東北的高句麗和一些北方遊牧下來的部落罷了。但凡庫莫奚和契丹兩族讓開道路,遼寧都岌岌可危。”
遼寧鎮從來就是一個前進基地,壓根不能算鎮守主要是東邊的高句麗太強勢了。
而且這裡被應昭犁過幾次,雖然讓不少部落遷徙過來安家落戶,耕田重地,但人口依舊不多。
滿打滿算遼寧鎮只有七十萬人。
其中遼西四十五萬,遼東二十五萬。
由此可見差距。
而且段氏還沒有資格伸手遼西郡,因為遼西郡是朝廷直接委任官員管理,軍隊方向是應昭留下的基本盤,遼寧鎮唯一能做手腳的就是人口。
比如段韶父親曾以遼寧鎮邊防需要為理由,從遼西拉走了五萬多人。
然後這五萬人,修成了現在的遼陽城。
說他是遼東王,遼寧鎮守,其實也算是抬舉了。
總之鮮于修禮是蠻有怨念的,他本來就是為了活命才幹了這一票,趕走了段氏之後,他也初步品嚐了權利的美好,可惜世襲罔替的美夢還沒做起來,就被痛打了一番。
美好就此離去。
唉!
“轟隆!”
高句麗的霹靂車,開始投擲石頭了,酈孝友只能和鮮于修禮一道,下城開始去安排城防工事。
喜歡我就是要做皇帝請大家收藏:()我就是要做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