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承禪皇帝只是用我們的錢來做他的事情,而我們除了刀子面前不能拒絕,反而會因為給的利錢而心甘情願,雖然不如高利貸賺得多,可是卻比高利貸來的穩妥,還不至於被朝廷和庶民們厭惡。”
諸葛城驚奇起來:“好厲害的手段,好厲害的謀略,只是寥寥幾個政策,蜀州世家們都得入局。錢入了錢莊,發給了百姓,如果承禪皇帝敗了,那這錢……”
“回不來了。所以,他不能敗。聽說最近正在招收吏員,無論世家寒門還是豪強,只要報名並且識字就能去當吏員。回頭想要當官,必須考大同書。雖然不是科舉,但承禪皇帝似乎不打算這麼早開科舉了。那麼從吏員做起來,就是接下來十餘年的政策,你去報個名,也是時候立業了。”
諸葛城點了點頭,便扭頭去報名了。
應昭缺人,這個時候搞科舉做咩?
他要的是一群有基礎經驗從地方坐起的吏員。
所以科舉應昭打算暫時停下,先試試公務員制度。
宰相必起於州郡,沒有實戰經驗就放進官場,反而不美。
應昭也派人張貼招賢令,只要有志於官,那就可以來蜀州從吏員做起來。
只要腳踏實地做幾年,一旦對外擴張,就是縣令級別的官員。
不就是官嘛!卷就完了!
等他在蜀州種完田,有了一批基層班子了,就能很快投入擴張。
不過在成都搞得熱火朝天的應昭卻沒發現,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政策,搞得一群人開始不爽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就是和尚群體。
應昭的錢莊出手,收走了世家大部分資產,世家們就等於沒有去參拜和送香油錢了。
畢竟能放著就能賺錢,誰給菩薩?
另一邊應昭下令拆遷三十二條街,清理的時候發現,超過三成的街巷沒有主人認領。
他們主人就是成都附近的寺廟。
因為和尚們壓根不在城內,壓根不知道到底發生了,而董大日本人也樂得如此,只要應昭笑納,他再去找那群和尚,看看他們還憋不憋得住!
是的,直到現在,董大日都沒有找到幾個和尚願意跟他一起搞事的。
只剩下一個天昭寺,勉勉強強。
再然後就是農田的處理問題
因為土地是贖買,也有期限,時間一到沒來的就沒了。
和尚們置地也不是什麼問題,畢竟他們也是人,也想要賺錢的嘛。
但問題是,置地的時候能不能別用已經過世的人名?
戶部一查,好傢伙,人都沒了?
那還幹什麼?
直接收了,反正絕嗣了,錢都不用給,樂呵呢!
於是,在一系列動作結束,時間來到十一月,雪飄之時。
和尚開始出來收租,然後走到成都城外傻眼。
偌大的成都,到處都是工人在走走停停,夯地敲打,也有燒磚的車馬行動。
岷江不曾結冰,雖然寒水刺骨,但輪流下去,冷了上來喝湯吃酒,也能勉強的幹起來。
愣是在半個月間,將岷江大段農田掀了,重新拓寬河道,加深河床。
而這些岷江畔的侵佔田,可都是和尚們的地啊!
地都沒了,還能忍?
喜歡我就是要做皇帝請大家收藏:()我就是要做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