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氏小兒!區區百年之運,也敢如此囂張!”
回到府內,董大日暴怒的踹翻了自家的桌案,額頭青筋暴露,嚇得邊上奴僕瑟瑟發抖不敢有任何的動彈。
今日應昭的傲慢,他是看在眼底,怒從心起。
應氏皇族,不過就是走了狗屎運,在關東世家遭到羯族人搶掠屠戮的時候,得到了大量的支援,這才慢慢奪得了這個天下。
不過就是百年前崛起的家族,若是去掉皇帝的名號不看,也不過就是一群暴發戶罷了!
充其量就是豪族而已。
結果應昭這個皇帝,擺明車馬炮,就是不想跟世家好好的一起剝削,居然自己先跳反了。
而蜀中的世家高層也是一群廢物!
怒罵著,董大日喪氣的坐在了臺階上。
應昭終究是手握重兵,底下的精銳要不是就是北疆來的胡人,要不就是長安裡的賤民。
這群人遠離長安和草原,唯一能夠信任的就是一同南下的人。
而應昭作為是首腦,更是天然的被信任。
自己想要在軍事上搞事明顯不可能,可政治上蜀中世家都是一群投降派。
橫豎就剩下自己和佛道里的那些傢伙了。
神權與君權的對立,或許就是解決的辦法。
想著。
董大日冷笑了幾分:“蜀中信仰佛道的人口近半,我就不信你能壓得住這麼多人!”
起身,董大日去行動了。
時間有限,容不得半點的差池,必須親自上場。
另一邊,應昭剛剛在州治衙門落腳,隔著一條街,就聽到了送佛唸經的聲音:“這是發生了什麼?可是有人去世了?”
應昭心中,佛道基本上就是喪葬事物的協力,宗教什麼的他是不信的。
“是無遮大會。”
劉裕看應昭問了便解釋了起來。
“無遮大會?是有誰佈施嗎?”落座之後應昭的一句話,讓劉裕身後的幾個將軍面面相覷了幾分。
“這是今日突然開啟的,並未提前通報軍中。”
劉裕的解釋讓應昭嗅到了一絲不妙。
人口這麼多的成都出現大規模集會還讓實際控制者不知情,雖然只是無遮大會,但這裡頭透露著意味足夠讓一個將軍或者皇帝心生警惕了。
“去查。”應昭下令,“另外安排軍卒過去,將佈施現場維持起來。蜀中貧苦百姓居多,一旦開始放置粥米,絕對會引起鬨搶。稍有不慎,就是暴亂。”
“是。”劉裕立刻安排人去。
等他再回來,應昭已經卸了甲冑,換了一身常服,手中翻看著書籍。
“陛下還在研究《大同書》嗎?”看了一眼封頁,劉裕知道應昭的心病基本上就剩下這一本了。
大同書關係到了未來能否成為一本綱領。
但整本書都是建立在一個傲慢的穿越者的思維基礎上寫的。
應昭現在沉下心翻看一番,越發覺得幾年前的自己,真的太過傲慢了。
“時移世易,有些東西必須修改和發展,有些東西可以延後出現,所以我打算將大同書重新修訂,改成以百年為目標的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