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萌關。
應昭將軍隊開到關外,又看到了出來迎接十里的本地官紳和守關大將。
陶明沒有跟著過來,因為散關還是蠻重要的,應昭需要暫時需要留下一個信得過的人看守。
中規中矩的陶明就是最合適的。
所以當應昭走來,這群人按照流程行禮了一番。
“都免禮吧。朕不是說了,不用出來迎接。”應昭臉譜化的表示不滿。
“天子駕驅,百里相迎才是禮制,臣等十里而營,已是廢禮,若是十里都不來,豈不是目無君父?”
應昭看向說話的人。
這是個中規中矩的人。
純粹的第一印象,讓應昭對他好感有不少。
他穿的是官服,身披斗篷,一絲不苟的,不是強迫症就是道德君子。
但不管是哪一樣,他依舊按照規章制度,拱手行禮。
“可是法將軍?”應昭下馬後,笑著問。
“臣不敢稱將軍。新朝軍制已改,臣並未有任命,豈能亂法。”
法匡一言一行,多為平靜,顯得十分的嚴肅和認真。
應昭點了點頭道:“回頭天策府會考慮任免問題,既然已經出來,那就儘快入關,別在要道據守,擾亂民行。”
“是!”
眾人頷首跟著應昭入關。
法匡騎著馬來到了費侃身邊:“今上愛民,今日可見一斑。”
費侃卻皺眉憂心忡忡:“只是這個民,不是我等。”
“不,也是我等。因為我們不是那些門閥。”法匡無所謂的笑了笑。
作為蜀中世家,法匡還是比較親善費侃的。
因為蜀州內也是有派系的劃分的。
按照祖先的來歷,分為三個派系。
即原蜀中世家,多為西漢時代就入蜀的世家,比如雍嘯的祖先雍齒。
還有東漢末年隨劉備入蜀的東州士。
這一批人就是馬寧、費侃、法匡、董大日這些人的祖先。
最後則是最近一批在應氏開國之後,南遷進入蜀中的關隴世家分支。
比如張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