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胖子倒也細緻,外面是一層粗麻布,裡面是一堆散貨堆著,最下面才是放元寶的箱子。他親自上前開啟木箱,白花花的大號銀錠這才露了出來。
黃胖子就此拿起一隻比劃著給楊長帆看:“正經的官銀。”
楊長帆接過銀子,撫摸一番,儲存完好的大塊銀錠手感都光滑一些,三斤左右的重量像個小啞鈴。豎過來看,元寶中間印著“大明元寶”四個簡單粗暴的大字,左側註明四十八兩,右側則印著“丁未年”,表明鑄造年號。
這麼一塊元寶,相當於瀝海村普通三口之家兩三年的總收入,而揚長帆面前有31塊。如此的收益,已經遠超他預估初期種海的年收益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暴富夢,就這麼一夜實現。
“還用稱量麼?”黃胖子打斷了楊長帆的眼花繚亂。
“不必了,這銀子有準。”
黃胖子這才點了點頭,命兩個家丁合力抬起木箱子,搬到楊長帆東廂房門前放下,這麼些銀子,粗估也有小100斤,存放搬運都是問題,只可惜沒有紙鈔。
“31錠,1488兩,嶄新的官銀毫無折損,我路途週轉,外加這箱子,咱們就把這12兩零頭抹了去。”
“抹。”
“嗯。那我先回去了,還約了人談事,今後咱們約定,每日申時四刻來取貨。”黃胖子說著引來身後兩名家丁,“後面我就不來了,你記得他們哥倆。”
“辛苦。”楊長帆繼而問道,“我也想快些供貨,只是哥哥所說的貝殼貨源……”
“我已經在安排了,日後便有船直接送到你海舍,一筐三分,不二價。”
“好!”
“那我走了。”
“哥哥忙,我就不留了。”
騾車剛一出去,大門剛一關上,北房楊壽全的腦袋便探了出來:“來了?”
敢情他一晚上也沒睡好。
“來了。”楊長帆指了指自己門前的箱子,“在那邊。”
楊壽全嚥了口吐沫問道:“我看看?”
“隨便看。”
父子二人來到箱子前,再次開啟。
“這都是上好的銀子啊,這幫天煞的貨郎……”老楊看得直搖頭,這比家裡存的銀子還優質。
楊長帆想到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這麼沉,咱們怎麼拿到縣裡去?”
“揣得下,一人揣五錠。”
好麼,該負重跑了。
暫時而言,這事還只有楊長帆父子以及翹兒知道,反正不能讓趙思萍知道就對了。餘下的時間楊長帆將箱子暫存到床底下,吩咐了翹兒今日海舍要忙活的事情,自己這便跟父親三兩口吃了飯,出去僱了騾車趕往縣裡。
一路上,父子也定好了說辭。
先去縣衙拜見知縣,尋常人自然不是說見就能見的,但老楊遞名帖還是有些分量的,成功進去後先送禮再談事。捐官捐學是給公家的,送禮是給知縣的,要是楊長帆自己搞這些事,估計還要找中間人,鬧不好再被騙了,幸虧老爹是此中行家。
來到會稽縣衙,這裡終究比瀝海所正規一些,該有的門衛都有,門口的石獅子也像模像樣的,楊壽全客氣上前,跟門衛說明來意,遞上名帖,門衛也知他的名號,客客氣氣接了便進去稟告,不多時,父子二人便被請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