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嶺南地界如此之做,就等於是打宋家的臉,只是他苦無證據,也只能嚥下這口悶氣。
鎮南侯呵呵笑道:“隨他去吧,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抓緊安置好這些災民,整軍備馬。”
“啊?大哥,整軍備馬做什麼?難道大哥準備要討伐蠻夷?”
宋仁杰有些不解,近來嶺南無戰事,而他們也是以防禦為主,守衛嶺南邊疆之地。
況且,就算大哥要出兵蠻夷,那也得需要朝廷兵部的命令。
他可從來沒聽過朝廷要出兵蠻夷的風聲啊。
這好端端的整備兵馬乾啥,難道為了對付宇文化及?
這也太看得起他了吧……
鎮南侯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陳元,這才解釋道:“據我所知,朝廷似有東征之意。”
靠,你特麼說就說唄,用這種眼神看我幹毛啊?
再說了,朝廷東征,跟你嶺南有毛線關係啊,你們就是做好邊疆衛戍就行了唄。
“大哥,訊息是否屬實?”
宋仁杰神色有些凝重,如果朝廷真有東征之意,那麼大哥要整軍備馬就說得過去了。
朝廷若是東征,那麼嶺南勢必要出兵。
因為在這之前,也就是開皇十八年的時候,朝廷東征之時,就從嶺南、關隴、冀遼等各地調兵遣將,組成的三十萬海陸東征大軍。
宋仁杰身為右翊衛驍騎營大將軍,親帥大軍參與了東征,也親自見到了戰爭的殘酷。
那一戰,損兵折將,大軍十不存一,三十萬海陸大軍,幾乎損失殆盡。
這才過了兩年時間啊,朝廷又要東征嗎?
宋仁杰心中有些沉重,那一戰,朝廷不說元氣大傷吧,至少嶺南可以說損失慘重。
他親率兩萬大軍參與,回到嶺南之時,僅剩三千有餘。
如果現在再要東征,那對嶺南可不是一個好訊息。
“暫時還無法確定,朝廷的主戰派一直認為高句麗本為箕子所封之地,今不遵臣禮,為彰顯天朝威嚴,勢要一平高句麗。”
鎮南侯解釋道:“聖上的態度雖然還未確定,不過以我之見,恐怕這也是早晚的事,估計朝廷是在等運河修建完畢。”
一旁的陳元心中對鎮南侯越發的佩服,這個老傢伙可以啊,這戰略眼光還真不是蓋的。
居然僅僅從這麼一點訊息中就能推測出個大概,並且還特麼全部推測對了,這才是最牛逼的。
正如鎮南侯所猜測的那般,根據史書記載,610年隋朝就開始全國大範圍調兵遣將。
作戰部隊大概三十萬,加上後勤保障估計得上百萬,全部集中在涿郡。
直到兩年後,也就是612年,隋煬帝從江都出發,開始大舉東征。
不過按照陳元的想法,朝廷東征,似乎跟嶺南不沾邊啊,為何宋仁杰的表情這麼凝重?
雖然他不明白朝廷東征跟嶺南有什麼關係,但是他也沒問。
反正跟自己又沒關係,操心那個幹啥。
就在此時,只見一位約莫三十歲左右穿著一身盔甲的壯漢走來,眼神犀利,聲若洪鐘:“末將高遠,見過侯爺、宋將軍。”
宋仁杰點頭吩咐道:“高將軍,這位是陳元陳兄弟,從今往後,你的職責,便是護衛陳老弟的安全。”
“末將遵命。”
喜歡大隋逍遙王請大家收藏:()大隋逍遙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