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弦還是有事稟告的,他低聲道:“閩江洪災氾濫,但因提前籌備,並無大患。”
顧見深還是憂心道:“想必很多百姓的辛勤耕作毀於一旦了。”
閔江延安土質豐盈,沿河造田產糧極高,哪怕有水患風險,百姓們還是樂於冒險。
如今江河決堤,哪怕疏散了百姓,但這些糧地卻是保不住了。
沈清弦寬慰他道:“性命尚在,已是大幸。”
顧見深轉眼又看向他,很是欽佩道:“還是國師的功勞,若非有此次推算,只怕要出大禍。”
沈清弦道:“這是臣之本分。”
顧見深還欲同他多說一些,卻又似是想起一般,著急道:“朕的功課還未做完,國師……”
他捨不得沈清弦走,沈清弦也不想走,他倒要看看太后給顧見深佈置的到底是什麼“功課”。
沈清弦道:“不知臣可否看一下陛下的功課?”
顧小深竟有些不好意思道:“朕……至今也看不透這千化經,字也潦草,國師……國師……”
沈清弦已經走了過來,湊近一看,當真是一股火氣直衝腦海,登時想將那太后叫來,好生質問她。
這經果真是佛經,顧見深如此年幼,正是該好生啟蒙,認真教導的年紀,她竟讓他抄這些東西!
沈清弦不否認佛經,畢竟佛道大成者不知凡幾,但這俗世又哪有真正的佛法?
其實千化經倒也不是壞東西,閒暇之時讀來,對心性有極大的鼓舞,於人心也是有益處的。
可怎能讓七八歲的幼童成日抄這個?
要知道顧見深可是當今聖上,不學治國平權之術,反倒抄起佛經,莫非這衛國日後要改為佛國?
這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孫太后想毀了顧見深。
沈清弦怒氣衝衝,顧見深敏銳地察覺到了,他有些緊張地問道:“國師莫要生氣,我……朕雖愚笨,但會刻苦研習,定能……”
他當是自己寫得不好,難悟真理,所以惹沈清弦生氣了。
沈清弦聽懂了他的意思,頓時心疼不止,之前只覺得這般小小的顧見深可愛,如今卻滿心都是憐惜心疼。
“陛下莫要妄自菲薄。”沈清弦輕籲口氣道,“您寫得很好,筆跡稚嫩卻已有風骨,假以時日,必定傲然百家。”
這誇獎讓顧見深眼睛一亮,他問道:“當真如此?國師莫要哄我開心。”
沈清弦溫聲道:“臣絕不妄言。”
顧見深眼中有真切的歡喜,聲音也不是之前那般拘謹,帶了些天真的孩子氣:“既如此,那我更要好生練習
!今日……”他低喃著,“今日朕便多寫十張!”
沈清弦按住他手道:“陛下喜歡這千化經嗎?”
顧見深頓了下才道:“喜……歡的,母后說只有悟得此中道理才能懂得治國平天下。”
沈清弦皺眉道:“那臣若是說,此經與治國無益,您信嗎?”
“這……”顧小深面露詫異之色,很是不解,“可母后一直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沈清弦道:“太后久居深宮,又哪裡懂得治國之道。”
顧見深愣了愣,顯然是有些迷茫:“可是……”
沈清弦又道:“我這兒有幾本書卷,陛下若是有興趣,可以悄悄看看。”
說著他將袖中的書本拿出來,這書面上無名無姓,一片空白。
顧見深疑惑道:“母后不許朕亂看書,說朕尚且年幼,看多了會亂。”
沈清弦將書本放下道:“陛下若信我,那便看看,有不懂之處且先放在心中,改日我進宮,可說與陛下聽聽。”
緊接著他又道:“書無亂書,只看讀書人的心性何在。雜書擾心,但心中有定,也可從中窺得萬物。”
此話顧小深不一定聽得懂,但他卻怕沈清弦生氣:“朕……自是信你的。”
他如此這般,沈清弦只會越發憐惜,也就全心想為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