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機場,鄭曉本想打車的,結果喊了幾個司機,一聽要去那麼遠,都不樂意。沒轍,他們只好又去汽車站換了大巴,坐在悶熱的車廂裡,一路向著魏師傅的老家過去。
這是鄭曉第一次坐大巴車,不巧的很,這輛車的車況相當不怎麼樣,當然,空調是不用想了。好在玻璃是那種能開啟的,熱風從視窗吹進來,混雜了車廂裡的各種味道,別提多難受了。
車子剛出發沒多久,鄭曉就聽到前邊有嘔吐聲,有人暈車了。這很正常,不過像這位嘔吐的那樣劇烈的,卻是少有。整個車廂裡,好像只有這一個聲音,甚至蓋過了旁邊孩子的哭聲。
本來就不好聞的車廂,這下更糟了。
鄭曉本來就有點暈車,只好提起汗津津的衣領捂著鼻子。
整個車程大概要三個多小時,中途不停車。
大夏天的坐大巴車並不好受,沒一會,鄭曉就渾身汗透了。從小到大,他就沒經歷過這樣的情況,這會連下車走過去的心都有了。
“前邊就是開峰市,過去之後繼續往前,再走個倆小時就到了。”魏師傅趴在車窗邊,對鄭曉說道。
“那往北走就是黃河了?”鄭曉說道。
“對啊。開峰就在黃河邊嘛,你也來過?”
“沒。地圖上看的。”鄭曉搖了搖頭。
車子不在這停靠,不過會經過,沒一會,遠遠的就能看到市區了。
很快的,一段城牆先出現在了視野裡。
鄭曉立刻來了興趣,往窗戶那看了眼,說道:“這城牆是新的還是舊的?”
“那我可不知道。”魏師傅搖了搖頭。
前座的一箇中年人扭過臉,說道:“離市區遠的基本是老城牆,市區的這部分得看磚的顏色,你看這段,下邊半截是老城牆,上半截就是後來加高加固的。”
“哦。”鄭曉看了他一眼,點點頭。
開峰現在重點發展的是旅遊,這些城牆就成了很重要的資源,而且隔著挺遠,還能看到很多仿古建築。至於高樓大廈,倒是少有。
“古代存下來東西不容易,小夥子,有空可以去轉轉啊。”
“再說吧。”鄭曉笑了笑。
好不容易到了縣城,結果又轉了一趟車,這才算到了鄉里。
“你看看吧,那邊一大片都是種的泡桐樹。不止我們村,附近好多村子都是做樂器的。像古箏,古琴,還有琵琶什麼的,都有。”站在路口等三輪車的功夫,魏師傅指著遠處說道。
“古琴?琵琶也有?”鄭曉說道。
“有啊,原料都差不多。不過這些不好學,銷量不如古箏,做的人也少。”
“那倒是可以聯絡一下。”
到了村裡,跟別的鄉村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人家這會都忙著糧食的事,這裡透過大門多數會看到木料跟各種樂器。
一輛卡車停在村口,有人正往車上裝古箏。
看到鄭曉他們,一個村民就過來跟魏師傅打招呼。
“你親戚?”村民看了眼鄭曉兩人,說道。
“不是,我老闆。”魏師傅讓了根菸過去,又指了指鄭曉。
“你好。”鄭曉笑了笑,算打了個招呼。
“你老闆?這麼年輕啊!”
“你別看年紀啊,人家生意做的大著呢。這次來村裡就為了招工。哎,這段生意還不錯吧?這是又一車貨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