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一說到科舉,所有人便統一了戰線。
哪個大臣家裡沒有待考的兒侄,又有哪個沒收過學生弟子?
誰不希望自己人在科舉中金榜題名名列前茅。雖然這科考的試題也不是陛下和太后出卷,可最後一關殿試,可是皇帝陛下親審的。
顧文君在宮裡留得越久,與陛下的關係就越是相熟。
那本來就比其他考生多佔了優勢。
儘管他們的門生不一定能撐到殿試,就是顧文君考出瞭解元,也不一定能透過殿試,但沒人喜歡讓別人拿到便宜,尤其還是一個與自己毫無關係的草民。
“夠了!”
蕭允煜原本鎮定在握的神色,倏地一暗,沉沉地陰了臉,恍若天色驟變,狂風暴雨將至。
他深吸了一口氣,平定一番怒意,才緩緩開口:“是顧文君治好了母后,朕!不會放心將母后再交給那群廢物御醫大夫。現在除了顧文君,母后誰也不信!要是想讓母后換個御醫,你們自己去勸!”
陛下一發了話,眾臣便都息了聲,唯唯諾諾。“這……”
“至於科考,怎麼?難道你們還懷疑朕會幫其他人舞弊嗎!”
要是劉喜在旁,早就開口勸這些大臣住嘴了。陛下分明就是不想讓顧文君離宮,卻沒有人長了眼色。可是他現在還在責罰期,守著顧文君照顧。
這些大臣又都不知內情,還以為顧文君只不過是一個有點小名氣的平民才子,懂得幾個偏方,就好運地被請進宮去照顧太后。
這簡直一步登天。
自然讓人看得眼紅甚至嫉恨。
加上那陶元安因為一己私心還開了道壞口子,硬是引著一群大臣,往陛下的天威怒火裡跳。
只有張首輔最為清醒,他將蕭允煜的神情變化看得清清楚楚,他心中一動,原本也想跟著一起勸,霎時一頓,及時收了口。
陶元安卻迫不及待地撞了上去:“臣當然相信陛下,可是就怕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啊!萬一顧文君真有本事高中題名,卻被人質疑,豈不可惜。”
“就是陛下不在乎顧文君的名聲,也該替自己的君威著想!”
為了把顧文君逼出宮,陶元安甚至豁了出去,不僅敢頂著陛下的怒火繼續進言,還不惜拉下臉來違心誇顧文君的好話。
他說得如此懇切。
就連季沛、蘇起宣這等老狐狸,都找不出什麼駁斥的地方,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博到了滿朝大臣的認同。
“陶元安今天是怎麼了,平時怎麼不見他有這樣聰明的腦子!”
禮部尚書甚至再度開了口:“既然陛下明令要求敬王殿下和允翊公主遵禮守禮,也當以身作則,為天下表率。”科考便是禮部的主事,自然心切。
只是誰也想不到,這事來來回回,下到科考典祀,影響一國之本,上到陛下和敬王之爭,影響國君之位。
扯破了天。
爭論到最後,還是落到顧文君這一介布衣的處置問題上。
這讓滿朝文武都深深記住了這一名字。
“這顧文君,到底是誰?”
喜歡首輔為後:陛下,臣有罪!請大家收藏:()首輔為後:陛下,臣有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