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空剛呈現鉛灰色,一群人就浩浩蕩蕩的出了城。
坐在牛車上,云溪和另外的工人閒聊,期間順道打聽了一下屏山的情況,錢程坐在旁邊時不時岔上幾句嘴,吵吵嚷嚷的,還挺熱鬧。
許是僱他們的東家長得過於賞心悅目,又或是難得遇上這麼賺錢的活計,眾人的嘴角,從昨夜就沒有落下來過。
馬車還沒到村口,遠遠就可以看見站在路口的村民,四處張望的模樣,是早早就等在約定地方的樣子。
一群黝黑面板,甚至因為飢餓而面部凹陷的老人,個個都是瘦骨嶙峋,眼底的焦慮一覽無餘,只有氣無力的站著。
他們天都沒亮就等到現在,就怕錯過了時辰,賣不了這藥蟲,好在終於看見了浩浩蕩蕩的隊伍朝他們走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
“來了來了,大傢伙快準備好藥蟲。”
其中一個略有威望的老漢,看見牛車朝他們過來,趕緊提起力氣喊了一嗓子,聲音有些沉悶嘶啞。
見眾人簇擁過來,立冬沒等安排,先站在前面維持秩序,“大家一個個排好,不要著急,都會給大家上稱。”
“大娘,放著放著,你搬不動,我們的人來搬。”
吆喝了一嗓子,又跟旁邊的幾人交代幾句。
然後到錢程和云溪前面問道:“小老闆,您看可以上稱了不?”
見鬧哄哄的人群立馬就靜下來,期待的站在一旁,僱的工人也條理分明的站在旁邊等安排,云溪望著錢程,讚許的笑笑。
沒想到立冬平日裡也就在車行打打雜,處理起事情來卻是條理清晰,為他們省了不少事。
“那就上稱吧。”
“好嘞,小老闆。”
見兩人點頭,立冬提起稱就準備上手,“大夥排好隊,一個一個上稱。”
幾個漢子也到一旁幫忙端端簍子,提提桶,或者整理隊伍,分工明確。
云溪和錢程,一下子不知道做些什麼,只能站在一旁打打雜。
讚許的看著指揮大家上稱的立冬。
是個好苗子,說不準還可以挖去給江挽風,梧州現在缺的就是,這些腳踏實地又刻畫入微的人才。
“十斤,三十文。”
“大爺,您十三斤,三十九文。”
“大娘,這裡兩斤半,八個銅板,您拿好嘞。”
……
立冬一邊念著斤頭,一邊給銅板。
摸著手裡真實存在的銅板,眾人只覺得日子有盼頭了。
摸著摸著,就哭了。
大多是一群花白頭髮的老人,突然齊齊的就朝雲溪和錢程的方向跪下了,單薄的身子因為抽泣不斷的顫抖,感謝聲同擤鼻涕的聲音一齊傳出。
這個場景,云溪和錢程怔住了,緊接著鼻子一酸。
將老人一一扶起,云溪讓自己的聲音儘量柔和,“各位爺爺奶奶,叔叔嬸嬸,你們快起來,別哭壞了身子。”
旁邊的幾人見了,也幫著扶人,嘴裡勸著日子總會好的。
錢程清清嗓子,起身站到前面。
“我們需要的白玉數量較多,所以在離開之前,每日都會來村子收購,大家不用擔心,只管捉來就是。”
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像給眾人餵了一粒定心丸,讓人驚喜不已,都拉著云溪感謝。
錢程說完就退到了一旁,不知道在想什麼。
云溪笑著回應,但看著這群欣喜若狂的村民,想到大部分人現在的情況,還是瞬間心酸。
他們的日子太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