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大家還以為朱辰是要出什麼古怪的考核專案。
就算朱辰出了考題,但是騎射還是要先考較的。
在弓馬的考較之上,優劣表現的不算是很明顯。
主要考核的專案就是立地射箭和縱馬來回衝刺。
立地射箭就是站在原地,射二十米之外的固定靶。
這些武舉人大多數都能射中靶心,可見平時也是做了不少的練習。
至於馬術,也基本能做到縱馬來回衝刺。
大明本就缺馬,會騎馬的人也不多。
能練習到如此程度,說明這些人家裡肯定是非富即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平常人別說學騎馬,就是想碰一碰都難。
這道門檻不知道又淘汰了多少人。
可見窮文富武,還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至於縱馬射箭,這對很多武舉人來說就有些難度了。
當然也不完全都是銀樣蠟槍頭,還是有幾個人能做到在縱馬時能搭弓射箭的水準,比如原本的武狀元王來聘。
但是要說準頭,那就是差強人意了。
能上靶就不錯了,想要射中靶心那基本就是靠蒙了。
看了這些人的弓馬水準,讓朱辰更加堅定了改革大明軍隊的決心。
後金能最終擊敗大明,坐穩江山,並不完全是靠僥倖。
後金軍隊的軍事素養確實也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的最高水準。
就連同樣弓馬嫻熟的蒙古軍隊都不是對手,更何況大明這些半吊子的兵將。
敢來考武舉的,肯定是對自己的能力有些自信的。
那些靠繼承獲得職位的將領,水平就更拉胯了。
和後金比騎射,朱辰才不會犯這種錯誤。
現在正是冷兵器向火器時代過渡的關鍵時刻,朱辰想要的自然是帶領大明軍隊全面跨入火器時代。
如此的話,其實前面的考核完全沒有意義。
“劉侍郎,那就準備考核最後一項吧。”
雖然最後一項考核是臨時加的,不過這可是朱辰這位皇帝親自加的,大家自然明白這其中的分量。
“每十人一組,開始十公里負重越野跑。”
劉詔此時也是無比頭疼,這項考核,這些武舉人都沒考過,劉詔這個主考官同樣是聞所未聞。到時候如何評判都是個大問題。
不過劉詔還是做出了一些應對。
為了防止這些人考核時對起跑位置有異議,劉詔果斷選擇讓這些武舉人十人一組進行比試。
因為教場就那麼大,人再多的話,肯定就沒辦法並排站了。
不過按照劉詔這樣的分組方式,這三百多名考生考完,估計得兩天後了。朱辰自然不可能一直耗在這裡。
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都想先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