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並不是說武將集團會徹底擊敗文官集團,而是武將集團不用再對文官集團俯首稱臣,唯唯諾諾。
當今的大明朝,一個六品的文官都能將二三品的武將隨意呵斥。就和訓兒子一樣。
如果一旦讓武將集團重新上位,這種局面肯定不會再有。
這讓文官集團如何能接受。
劉詔偷偷的擺了擺手,將自己的長隨叫到了跟前,低聲吩咐道:“快去將這裡的事情通報給崔尚書知道。”
這裡的局面劉詔實在是摟不住了,只能向兵部尚書崔呈秀求助。
劉詔的小動作,朱辰其實早就看見了。不過朱辰並不以為意。
想要通風報信,那就儘管去。
反正朱辰又不打算再做什麼。
有些事情點到為止,過猶不及。
今天朱辰的計劃已經順利完成,種子已經種下,就等著生根發芽了。
朱辰笑著擺了擺手。
“劉侍郎,武舉考試可以開始了。”
此時劉詔實在不想讓武舉考試繼續。因為劉詔害怕朱辰在考試時又鬧什麼么蛾子。劉詔這細胳膊細腿的,還真怕自己會擔不起。
能將崔呈秀等來,劉詔起碼不用承擔麻煩了。
可是現在朱辰當眾吩咐,劉詔也不敢違背。
武舉考試第一場是考策論。這當然沒辦法和文人的考試相提並論,但是也是要有相當的文化程度才行。
朱辰直接走下了臺子,隨意看了幾份正在作答的考生試卷。
朱辰搖了搖頭。
怪不得大明朝有能力的武將越來越少。
這幾份卷子,至少得有秀才級別的水準。
反正滿篇之乎者也,朱辰也是勉強才能看懂。要是讓朱辰去寫,朱辰可沒這本事。
連線受過十六年現代教育的朱辰都一頭霧水,可見這武舉考試對武將的文化水平要求有多高。
就算是現代軍隊,都沒這麼高的文化素養啊。
這大明朝的識字水平如此之低,只要這一條,就足以將絕大部分人都淘汰了。
這個時代,又不是士族門閥稱雄的時代。
想真正找幾個文武全才的人是何其之難。
朱辰嘆了口氣,知道自己之前是有些想當然了。
怪不得大明朝兩百多年的武舉考試能真正出人頭地者是寥寥無幾。
算了,權且先看看吧。
這些人還在奮筆疾書。崔呈秀和黃立機等文臣已經都匆匆趕了過來。
朱辰笑了笑。
“都來了,一起看看吧。國家正值多事之秋,還是需要一些能征戰沙場的人才的。”
“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