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坊裡工作的韃子,十年後入漢籍。
如果是在府邸裡做雜役等事務的韃子,十五年後入漢籍。
表現優異者,可以減免三分之一的勞役時間,最多隻能減免三分之一的勞役時間。
若是被記過一次,就增加三分之一的勞役時間,無上限。
如果讓他們永遠看不到希望,每天麻木的幹著各種苦力,叛變是必然的結果。
可是隻要給他們一個希望,他們就不會整天找事。
葉陽政令很快就頒佈下去。
奴隸制的淘汰是必然的結果。
而這樣緩慢的剔除奴隸制,有利於局勢的穩定。
如果是一次性的剔除奴隸制,那麼必然會導致大量工作崗位的缺失,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與經濟環境。
而如果永遠都不剔除奴隸制,那麼必然會如後世的燈塔國一樣,爆發奴隸戰爭。
讓葉陽沒想到的是,這則政令頒佈下去後,那些奴隸立刻就亢奮起來,工作熱情持續高漲。
畢竟他們也知道華亭的漢人生活的有多好。
如果能夠成為漢人,他們也將享受道同等的待遇。
特別是那些在礦場等地區工作的奴隸。
他們只要勤勤懇懇的幹滿五年。
五年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捱過這五年,那就是美好的未來。
金陵城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已經變得無比繁華。
特別是頻繁的海上貿易,歐洲的白銀源源不絕的流入。
在當今這個世界上,華夏依然是當今這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華亭生產著最好的鐘表,最華美的絲綢,最精緻的陶瓷,也在生產著最強大的武器。
還有大量的菸草從金陵港口與雲海港口運出去,送向歐洲。
張懷書是第二次來金陵城,相較於上次的匆匆而來,這次張懷書的心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他是來進行短期培訓的,培訓成為指導員。
張懷書見過張家村的指導員,知道指導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崗位。
可以說一個村子的指導員的能力,決定了這個村子未來發展的潛力。
而在他來到金陵城後,他發現相較於一年前,這次的金陵城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繁華的讓人目不暇接,還出現了許多讓他不理解的東西。
就比如說街道上的公交車,又比如說酒店裡的各種設施,讓他此生難忘的住店經歷。
他差點就拿馬桶裡的水當飲用水喝了。
叮鈴鈴——
門口傳來門鈴聲,張懷書開啟房門。
看到門口站著的是這次的培訓老師。
雖然這位培訓老師的年齡才到他的一半,可是他的知識儲備卻是張懷書望塵莫及的。
“老張,這些書你都拿去好好的看看,有助於提升你的專業水平。”培訓老師遞給張懷書十幾本書。
“謝謝於老師。”
“客氣了,若是有時間,再去金陵圖書館轉轉,那裡應該有不少書籍都對你有用,而且有指導員的證件,專業書籍能夠免費獲得一份。”
喜歡就算在諸天也要好好學習請大家收藏:()就算在諸天也要好好學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