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書來到金陵圖書館的時候,才知道這天地到底有多大。
彷彿這裡已經裝載了整個天地一般。
三個樓層閣樓式的內部結構,每一層都是冗長的開放空間,每一層都擺著上千個聯排書櫃,每一個書櫃都擺著數百書籍。
這裡有大量的人員在觀看書籍,不過大家都很安靜,應該是因為門口貼著圖書館保持安靜的字樣吧。
張懷書驚歎於這個圖書館的巨大與宏偉。
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在貪婪的汲取著知識。
張懷書第二次來到金陵城的時候,就感受到這座城市所有人都對知識的渴望。
他們不再侷限於儒家典籍,或者說儒家典籍在這裡是最沒人願意看的。
他們更願意學習專業知識,全新的知識。
張懷書本來也是個很傳統的儒生,可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的儒學在這裡沒有任何用處,對他的指導員工作也沒有任何用處。
走進圖書館裡,張懷書撫摸著這些厚實而且高質的書籍。
與他過去接觸的那些書籍截然不同的觸感。
也不是抄寫或者用粗製的墨汁印刷而成的文字。
這些書籍的語句文字排版精緻。
張懷書過去做夢都想要一個裝滿了書籍的書櫃。
而即便是在他明末時期為官的時候,也買不起一書櫃的書。
可是在這裡,他只要十文錢就能買到一本厚實的書籍。
不過在這裡的錢幣不是銅錢,而是硬幣,十文錢在這裡叫十塊錢。
這些書籍非常廉價,卻物超所值。
在這裡張懷書不用再去緬懷朱明漢室。
華亭也是漢室正統,華亭也有著朱明沒有的興興向榮。
張懷書從圖書館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
華燈初上之時,街道兩側開始亮起成排成排的街燈。
晚上的街市比白天的時候還要繁華熱鬧。
已經不需要宵禁了,甚至就連金陵城的城牆都不用再有。
華亭的主人說過,當敵人攻到金陵城前的時候,那就是所有士兵的恥辱。
張懷書對此深以為然,過去的朱明皇室,龜縮在京城之內,而韃子每年都要來京城之下走一遭。
那是對所有漢人的恥辱,而現在不用了。
沒有人能夠再羞辱他們,沒有人能羞辱華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