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嬰寺中,兩個同為一變的僧人從寺中快速趕來焚屍爐。
他們站到那主持身後,個個面色凝重。
在爐中,有一團混沌之物懸浮空中,混元迷濛,
雖然必是真靈無疑,卻無法用靈氣引動,也似乎無需寄託,始終在那裡漂浮,引來三人側目。
“我看到的,是一允手指的嬰兒?”
“我看到的,是兩個嬰兒抱纏,一嬰頭顱四裂,一嬰被剪的零碎,鮮血淋漓。”
兩人說完,對視一眼,具看向了眉毛及肩,最老那人。
“兩位師弟,我只看到一尊泥像,狀若觀世音菩薩。”
三人眼中頓時驚異,腦中不約而同的浮現心經,於是默默唸誦兩句,誰知爐中的一團,竟然散發出了一股神奇的波動,彷彿唸佛,已然知三人之意。
三人之中,只有顧夕朝看到的迷霧,沒有形象,更聽不懂僧人們在說什麼。
不過被這樣一股莫名的“宗教”氣氛所籠罩,卻讓他心生寒意,不由的退後兩步,任由三人觀察那團迷濛。
“竟有智慧?莫非這是化生!”
佛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而在場只有老牛知道,最常見的化生,就是秉承人類最原始罪惡,從各種慾望中化生的真靈,
它們天生受生靈慾望罪惡靈煉,一旦進入生靈體內,就會碾壓吞噬起原本意志,使得生靈化身為魔,從此以後以各種負面能力為食成長,與妖一起組成妖魔這個可怕的名詞。
人類從古至今都以嬰兒夭折為不詳,就是因為嬰兒沒有經過後天教化,沒有人需要習得的道德修養和善惡觀念,
但偏偏嬰兒好奇心最重,擁有最純粹的本能,一旦出現惡意慾望,那就是世間最純淨的惡,也是最可怕的惡。
而這爐中嬰兒,都是早死夭折,更有被父母打掉拋棄,很容易誕生怨、恨,當年早有人預言可能會出現此種情況,沒想到應在今天。
莫非是今日投入其中焚化的兩個孩子,怨恨太強?
終究是逃不過嗎......
三人默默觀察。
見允指嬰兒之相,那一團迷濛純淨剔透,若火燒之琉璃、若白玉之無暇。
見抱纏之嬰屍相,裂顱若蓮花、滴血如寶鑽,從交纏之狀到各自肌膚紋理,具有佛性。
而見觀世音之相,男子勇武之相躍然,雖是石胎,卻有大威嚴大慈愛,毫無魔性。
最老那僧人突然唸誦,反覆不停:“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有我相......”
另外兩僧便懂了他的意思,菩薩本無形象,世人以肉眼觀之才有了所謂的相者,這團迷濛也是如此,本無色無相,被他們三人觀看,才有了不同的形象。
這形象來自他們各自心中之形,見嬰兒允指,是心中有嬰兒之憨態,見雙嬰纏屍,是心中對張小娘之事,有了執著,見觀世音菩薩之相,是老人想要聽聞嬰兒之聲。
三人一悟,眼前的眾相忽的消散,那迷濛也似是而非,若在不在,與顧夕朝一樣,只看到其本相。
它是什麼?
遍尋佛經卻只得一個可不能存在也不可能承認的答案,只一瞬間,三人苦修的佛道禪定竟然要破滅一般。
區區一變,卻要探尋真靈誕生的大奧秘,如何能不走火入魔。
長眉僧人連忙以心經大喝,穩住心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誰知老人說出這一句,空中的迷濛再變。
菩薩、羅漢、惡鬼、天女、凡人,乃至他們自己,都以迷濛迴圈交替,最後定格在菩薩相上,成為一座威嚴的神像,高高在上,捏花跌坐。
三人心神狠狠一震,彼此對視,都看到對方眼睛之中,雙瞳之上,竟然真有一坐神佛,那是他們眼中倒影的心中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