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對降主、降臣不薄,衣食俸祿都十分豐厚。但凡有宮宴、異邦來賓之時,皇帝總會傳李煜夫『婦』入宮,賞賜也十分豐富,格外優渥,倒叫眾臣子不敢輕慢了他們。
只是,李煜本是多愁善感的人,對於春花秋月尚且敏銳,又哪堪承受亡國之痛?
思慕故園而不得,夢中常回澄心堂,醒來時才發現天上人間。
痛不能忘,那便只在酒中麻醉了。
為此,李煜漸漸嗜酒,多少千古之詞,也就在此時漸漸寫就。
“林花謝了春紅,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久而久之,李煜積鬱成疾,染疾在身。
皇帝屢屢派太醫問診,甚為關切,李煜的病情反反覆覆,好在皇帝十分體察,病情沒有變得更差。
這種寧和、瀰漫著憂傷的日子並未持續多久,一切都被那一日訊息驚破。
開寶九年十月廿十日。
這一天清晨,氣象大變,空中烏雲低壓,宮中突然傳來一聲比一聲緊的鐘鳴聲。
皇帝駕崩了!
眾人皆疑『惑』,百官惶恐地在殿前議論,皇帝向來龍體安康,怎麼突然就大行了?
況且,那晚是晉王入宮陪皇帝喝酒,到第二天早上皇帝就晏駕,這其中是不是不可告人的陰謀?
沒有人得知,也無從得知。
妄議者,斬無赦!
隔了兩天,晉王登基為帝,朝堂中煥然一新,這一切都發生得太快太倉促,以至於很多人還未清醒時,就被告知年號已經更改。
周嘉敏與宮妃、朝廷命『婦』行三跪九叩大禮,皇帝靈柩前,哭聲震天。
這其中有多少真情實意的哭泣,又有多少惺惺作態的眼淚?
嘉敏不得而知,她的眼淚珠子似地掉落,她是傷心的,真的傷心。
若不是身為國後,或許,趙大哥還可以是知己、是朋友。他是一個好皇帝,對他們也格外恩寵……
嘉敏想起來,第一次遇見他時,是在江上小舟,他出手救了她。
他武功蓋世、仁厚磊落,他是一個聖明的君主,卻偏偏就突然撒手仙去……
如果有機會,她真願與他暢飲一次,述說這些年的天涯浪跡,這些年的南征北伐,這些年的豐功偉績……
可是,再也沒有機會了。
就在她暗自傷神的時候,一個小內侍悄然走到她的身邊,說道:“皇上傳召夫人,請夫人隨奴婢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