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閒逛,果真見城中別有洞天,街衢繁華,歌弦不絕。
嘉敏看到金陵城中這些繁華盛景,心中沒來由地湧起一陣陣惆悵。
有詩云:“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揚州風景絕佳,可到底不如金陵的王氣盛象,自家怎麼就沒住在金陵城中呢?
更何況,從揚州城來一趟金陵,那可多不容易,山水迢迢,一路水陸辛勞。
嘉敏嘟著嘴道:“要是皇上不願意調阿耶回都,那我去跟皇上說好了!”
到底是稚女的話,淘氣未脫,娥皇忍不住噗嗤一笑:“怎地又這般不懂事了?阿耶豈是想回國都就能回去的?”
“為什麼不可以?”
娥皇笑道:“東都乃軍事要地,皇上正是倚重阿耶,方才讓他守住國域的東邊門戶。”
既然阿耶不能搬回金陵城,以後來國都遊玩的機會可真的就難了。
嘉敏皺著眉,歪頭想了想,突然一拍手,笑道:“那麼姐姐就嫁到金陵城來?好不好?這樣我就可以經常到金陵來看望姐姐了。”
娥皇面上一紅,猶如桃花漫面,斥道:“好沒害臊的傢伙!你才多大一點,嘴裡就什麼嫁不嫁的。”
嘉敏覺得委屈,嘟嚷著嘴說道:“哪能怪得了我?要怪就怪姐姐長得花容月貌,才藝絕佳,哪家的貴公子不想娶了姐姐去?每天上門提親的都踏破了門檻。就是我不想聽,什麼嫁呀娶呀的話也要往我的耳朵裡灌。”
娥皇羞臊,一時噎得無話可說,童言無忌,小妹的話倒是說對了幾分。
她正值芳華盛齡,猶如桃夭,那些王孫貴胄,書香宦門慕名前來提親的不少。
她深居幽院,也常常從府邸的前廳聽來一些訊息,而她總是置若罔聞,或撫琴低吟,或翻卷讀詩,看似風淡雲輕,實則是一顆春心千頭萬緒,卻無法置放。
她自幼飽讀詩書,偶爾在詩文中擷取了相思詞句,紗窗醉夢中,便常常午夜夢迴,對未來的相公有著模糊的期許。
他當是儒生,詩文盛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當是君子,清俊儒雅,充耳琇瑩,會弁如星;又或是有著貴族之氣,氣性高雅,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她從不計較門戶,不在乎他是否為侯門公府之家,只要兩人心心相悅,琴瑟相諧,那便是待嫁女兒最大的期許了。
只是這樣的君子,到底在何處?
喜歡南唐小周後請大家收藏:()南唐小周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