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用鱔魚血治病是不是因為血『液』中的毒素作用所致,還有待深入研究,目前科學界也不得而知。
要清理鱔魚表面的粘『液』,只能用溫度較高,約莫五十度左右的溫水。水溫太高的話,肯定會傷到手,還可能造成肉質老化,影響成菜後的口感。
在清洗鱔魚的過程中,杜文龍也將沾滿血的菜板一併洗了個乾淨,而之前那人的一幕彷彿也慢慢淡化。
他拿著洗好的鱔魚回到桌邊,小心翼翼放在菜板上,若不仔細看,很難看出這條形態完整的鱔魚實際上被分割成了十幾個小段,內部也完全被掏空,全靠沒有切斷的肚皮連線。
能造成這一錯覺,顯然要歸功於那把用黑『色』膠帶纏繞的小刀!
“陳老闆加油啊!”
上方的觀眾席突然沸騰起來,杜文龍抬頭一看,原來是陳沖終於選好食材,推著小車回到了工作區,正開始做一些準備工作。
杜文龍心中冷笑,算算時間,這小子已經落後自己至少五分鐘了。
在他大量陳沖的同時,後者也似有所感的看了過來,但那眼神分明是一種感激之情!
“哼,裝腔作勢。”
杜文龍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只能嘀咕一句,點火起鍋,再倒油入鍋。
接下來,他需要把鱔魚在鍋裡過一下油,鎖住肉汁,然後放入火腩、冬菇、陳皮與鱔魚重新回鍋煮。
所謂‘’,其實是烹飪手法的一種,就是用沒有火焰的微火慢慢將鍋裡的食物悶熟。
這一過程很慢,將佔用這道菜的大量時間。
……
另一邊,收回目光的陳沖立刻馬不停蹄的將所有選取的食材放在桌面上清點。
一大塊紅豔豔的羊肋肉、一條活蹦『亂』跳的鱖魚、一塊熟火腿、幾片香菇、幾根油菜心,接著是食鹽、老薑、料酒、花椒、八角、陳皮。
陳沖對照了一下記憶配方,確定沒有任何遺漏之後,立刻將羊肉洗淨,放進鍋里加入清水煮。然後把鱖魚敲暈、刮鱗、去內臟清洗、剔除骨翅,再用鏽刀把魚肉片成大片,魚頭、魚尾、魚骨單獨放在一邊備用。
鱖魚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說非常陌生,但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桂花魚。
鱖魚魚身體較高較扁,背部隆起,嘴巴很大,下頜明顯長於上頜。表面為黃綠『色』,腹部灰白『色』,側身能看見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與斑塊,並且有一條几位狹長,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的黑『色』帶紋,很好分辨。
這種魚的特點是肉質細嫩,沒有細刺,味道鮮美帶有清甜。因為這一特點,它常被用來清蒸,而若是用其魚頭、魚雜配上絲瓜或者豆腐製成魚湯的話,更是營養豐富,實屬湯中上品!
由於在尋找食材的過程中浪費了太多時間,所以陳沖的動作很快。
不過,儘管快,但他整個人卻處於一種極度興奮的狀態,臉頰之上隨時隨地都帶著無法掩飾的笑容,給人極不協調的感覺。
就好像一場十分重要的百米決賽中,當所有對手都跑在前面時,吊在最後一名的選手不僅不慌,反而樂在其中
這畫面,細思極恐,宛如變態!
將魚片裝入碗中,陳沖切下一大塊老薑洗淨,放在菜板上‘啪’的一聲,用刀身將其拍扁、切碎,然後放在紗布中用力擠出薑汁。
廚師的手勁本就很大,可何況陳沖了。
只見他握住紗包後微微用力,大片大片的薑汁就順著小指流進碗中,很快就裝了小半碗。
再根據記憶往薑汁中加入少許食鹽調勻之後倒入魚片中,用手輕輕抹勻,最後放在一旁醃製備用。
做完這一切,陳沖稍稍緩了口氣,時不時與另一邊一頭霧水的杜文龍對視,恨不得衝過去抱著後者狠狠親上一口!
沒錯,陳沖的確有這樣的衝動!因為在杜文龍的‘幫助’下,他獲得了一道史詩級的菜品
羊方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