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斥候和陳卓彙報道,騎在馬上的陳卓聞言點了點頭,抽出馬鞍下參謀部新繪製的地圖,對著身邊的警衛道:
“傳令下去,讓大家加快速度,午時前要抵達樂平。”
“諾。”
警衛行了一記軍禮,下去吩咐,隨後六萬大軍加快了行軍的步伐,將近午時,已經來到了樂平城下。
樂平守軍是一名綠營將領高松,遠遠的就看見了陳卓的數萬大軍,而此時樂平城中的守軍只有三千餘人,不可能抵禦的,而清軍軍法嚴苛,棄城乃大罪,高松又不敢跑,頓時大驚失色,連忙和身邊的親兵道:
“速速命人回壽陽稟報,有數萬賊兵來襲了。”
隨後十餘匹快馬從樂平出城。
“大夥吃個飯休息一下,一個時辰後準備攻城。”
大軍抵達城下後,陳卓命人就地進食,新民軍士卒們紛紛拿出炒麵和水開始吃飯,身邊的劉恩催馬上前道:
“張師座,裝備署的人找你,他們想試試新式火炮。”
“嗯?”
陳卓嗯了一聲,露出了饒有興趣的神色,隨後幾名匠人打扮,但是身上套著鎧甲的年輕人上前對陳卓行了一禮。
“師座,我們是裝備署火炮司的人,軍中有十多門從寧鄉抽調來的新式火炮,我們想在攻城前試試火炮,檢驗一下實戰中的引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幾人陳卓有些印象,在趙毅成立行政體系後不久,這些人就從寧鄉調過來了,據說是西夷人和董政的徒弟,平日裡基本上都在基層和士卒們打交道,整日問一些裝備上的事情,鎧甲堅固不堅固,能不能有效抵禦箭矢,武器的磨損程度怎麼樣,容易不容易生鏽,使得順手不順手。
陳卓一直以為他們就是搞這些調查的事情,沒想到不知不覺,還從寧鄉調了幾門火炮來,那怪前些日子還找自己調了一個連的兵力去辦事,沒想到是弄得新式火炮,心念至此,不由便感到好奇。
“那你們就試試吧。”
“好。”
為首的年輕人笑了一聲,隨後安排下去,在數萬新民軍面前,十多匹戰馬拉著各式各樣的火炮到陣前,這個距離樂平城門差不多有將近八百步的樣子。
火炮的構造各有千秋,但無一例外的就是口徑一致且都比較小而精巧,不像明軍的紅衣大炮,雖然笨重但威武,威力究竟行不行,陳卓和劉恩二人還真不知道。
一個百人的連隊在這個年輕人的指揮下,按照操練的步驟,將口徑一致的彈丸填充進彈室,然後把耳朵塞上棉花。
準備工作就緒後,年輕人從懷中掏出一個西洋表,等了約莫十多息後,他舉起紅色的小令旗,大聲道:
“仰射十五度角,放!”
士卒們用力搖著一個輪把,將火炮的角度調整到刻度上標示著“拾伍”的位置,然後點燃引信。
轟!!!
短暫的停滯後,在一息內就發出了十多聲巨響。
一陣硝煙彌散。
喜歡1644我的帝國請大家收藏:()1644我的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