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口諭,開始演武!”
“諾!”
下首的曹豐和鄭成功同時躬身退下,兩個年輕人一邊退下一邊相互打量。
曹豐面如冠玉風度翩翩,還帶著讀書人的書卷氣,而鄭成功英姿勃發,身材勇武,身形和氣質上頗有幾分趙毅的感覺,二人一打量,都知道對方不是易於之輩,互相重視了起來。
按照演武的規定,一般要分為三比,士卒的個人考核、主將的兵策、還有實戰中的馬戰和步戰,但在朱慈烺的要求下,一切都簡化了,直接省略了前兩場的形式,一切以檢驗實際戰鬥力的比拼。
雙方同樣著甲,然後用包著布匹上上面沾上白色染料的木棍、木刀和箭矢為武器,圓盾為防禦,若是擊中對方沒有著甲的四肢部位,則定為“戰死”退場。
雙方主將各持一方帥旗,被奪旗者輸、士卒沒半者輸。
剛剛被告知演武規矩的曹豐臉色有點不好看,蓋因為這規則對於新民軍十分不利,新民軍從來沒有進行過這種“兒戲”似的演武,即使是新民軍成軍早期時候評級的“甲乙丙丁”四級軍隊評級指標的比賽,雖然也是以木棍木刀為主的,但那都是以一方全員徹底被打倒失去戰鬥力為標準,受傷更是家常便飯,這種白漆點到為止的標準,怎麼能考驗出士卒的戰鬥意志和對傷痛的忍耐程度?
說句兒戲一點都不過分,畢竟不是熱武器的對抗,冷兵器就是考驗士卒對傷亡的承受力和直面疼痛的勇氣,過家家似的玩法並不適合新民軍。
各級營、連長將比賽規則傳下後,新民軍內部發出了不小的牢騷,曹豐沉著臉,並沒有直接抗議,既然是朝廷設計的規則,那就比就是了。
演武規則出來後,除了新民軍這邊的波動外,就是外面盤口賠率的急劇反轉,雙方的賠率在短時間內就被拉回到一比一的程度,說明了大眾對於規則內的新民軍同樣不看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曹豐沉著臉,對著身邊的警衛營長徐長真道:“徐營長,下面的就交給你指揮了。”
“諾。”徐長真應了一聲,下去交代戰術。
另一邊收穫演武規則的鄭成功抿緊了嘴唇,朝著朱慈烺施了一禮,知道這是對方有意呵護新軍的舉動,希望新軍不要輸的那麼難看,在見識了刑場上新民軍的表現後,朱慈烺同樣對新軍不報以信心,這讓鄭成功的心裡即是感激,又是不服輸。
演武的目的是看一看新民軍的戰法和戰術,提醒一下臣僚們重視起對方,能看到自己的短板和新民軍的威脅,加大募銀的力度,能在外部威脅面前團結起來給自己的改革騰出空間。
透過這種規則,雖然壓制了新民軍的實戰水平,但同樣能一窺其貌,他能接受新軍輸,但不能輸的太難看,因為那對於朝廷的聲望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這些朱慈烺的小九九,自然瞞不過別人,不僅鄭成功能領悟到,同樣在看臺的臣子們,尤其是錢謙益等東林黨的代表更是洞若觀火,只不過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他們雖然同樣觀看了刑場內的事情,也有重視,但那份重視更多的是對於趙毅在山西那邊行事的章法和政策重視,對於新民軍倒是不以為意,只是在刑場殺幾個俘虜而已,也就一群沒見識的百姓驚為天人。
泥腿子,永遠不可能是正規軍的對手,即使正規軍是新兵。
這是這些老大人和勳貴的經驗和看法,並且孫傳庭編練的秦軍三番五次的將李自成的順軍打得七零八落更是證明了這份經驗的準確性。
見朱慈烺如此重視對方,還為新軍開小灶,都暗自好笑,所以耳目通靈的他們,在這些盤口上都下了不少朝廷的注,他們是和百姓對賭的人。
庶黎白丁沒什麼見識,輸了那是活該,但他們這些高瞻遠矚的人就不一樣,自己早早的就掌握了真理,還有皇帝偏幫,這錢不賺白不賺。
畢竟也能補貼點家用,納幾房姨太不是?
士大夫和精英階層,對農民軍天然就帶著輕視和蔑視,這份刻在骨子裡的高傲讓他們健忘,他們選擇性的忘了刑場動亂時自己恐慌的模樣,忘了建立明朝的開國君主也曾有一個低賤的出生。
喜歡1644我的帝國請大家收藏:()1644我的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