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鳶兒回來,齊芸在子蘭軒裡呆了將近一個月。
據說這段時日太子依舊隔些日子往府裡送些東西,衛氏不再知會齊芸,全自領了,說起來便是太子賞給齊家的。齊芸並不計較。
姜路拿著塗子伯運去的黃金,在京城裡各大琴行、木材店裡搜尋了好久,重金購了幾塊上等的百年生長百年做梁的杉木和材質極佳的冰蠶絲,給齊芸遞到了府裡。
齊芸便虔心在院子裡斫琴。當下一把瑤琴若是精心製作,耗時往往數月到數年不等,乾燥木材、打磨漆胎都不是速成之事。齊芸想著現下儘早開工,那不出一年便可出第一批成品,吃如今市場的紅利也不算晚。
鳶兒和暖鶯每日除了照顧齊芸飲食起居,便是練劍、練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子蘭軒的小丫頭們起初對齊芸這個毀了容貌的主子並沒有多大在意,只是本本分分地幹好自己事。後來看著原和自己一般的粗實丫頭暖鶯在齊芸的調教下,舉止談吐都已大大改觀,不免覺得好奇。
加之齊芸並不會太多地支使她們,往日見到她們雖笑不太多,卻也從沒有苛待。其實在子蘭軒裡,真的不能再輕鬆了。
一個膽子大一點的小丫頭便橫豎硬著頭皮跑到齊芸的書齋裡,戰戰兢兢地問她:“小姐,奴婢也想學點本事。”
齊芸彼時正在挑選琴漆的顏色,對著總色本都快看瞎了眼,抬眼看著面前顫顫巍巍的小丫頭,唇啟清音,“那你想學什麼?”
“回……回小姐,奴婢想學認字……”
齊芸將目光投向窗外的竹林,模糊是視線漸漸清明,又收回目光,“那便學吧。去找鳶兒,讓她帶你。”
風氣一開,子蘭軒裡的小丫頭們都紛紛表示要學認字。鳶兒每天被煩得無可奈何,齊芸又要專心制琴,無暇顧及。
倒是暖鶯出了個主意,讓鳶兒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每天統一教授多少字,再一個固定的時間統一答疑解惑,這樣就不至於無時無刻被請教了。
這個方法很可行,從那一日起,丞相府裡的人總能在辰時準時聽見從子蘭軒裡傳出來的朗朗書聲。
.
大運歷十月十九,是齊相父親的忌日。齊相之父齊忠生前只是一個普通百姓,未有過一官半爵,齊彥官拜丞相時,齊忠已經駕鶴西遊好幾年了,皇上便追封了齊忠安國公的稱號。齊老夫人每年的這一天都會帶著子孫到祠堂祭拜齊忠,然後再領著孩子們往百葉寺去禮佛祈福。
於是在院裡呆了一個多月的齊芸終於再次踏出了院門。這個她等待已久時機,終於到了。
秋寒更甚,齊家老幼乘車騎馬,浩浩蕩蕩的一列隊伍往百葉寺去了。
齊家有著雙生子的基因,齊彥自己便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只是英年早逝了。後來齊彥自己的第一雙女兒也是雙胞胎,是白姨娘生的,只可惜難產,母女都沒有救活,但齊家大小姐和二小姐的位子給她們空下來,好在白姨娘先前便生下齊家大公子起先,很有出息,十七歲時便金榜題名,如今官拜禮部侍郎。再便是朱姨娘的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天也跟著一起往百葉寺去了。
齊芸和齊妍陪老夫人坐在一輛馬車裡,自齊芸回來以來,雖平日都把自己關在子蘭軒裡,向老夫人的晨昏定省卻從沒有間斷過。
從老夫人慈愛的目光中,齊芸讀懂了她的真心,她是真心疼她,愛護她,憐惜她。但齊芸又總感覺,老夫人的憐惜,並不全在於她受傷的臉,更像是為了別的什麼緣故。
齊芸現下並沒有心思思考這個,齊家每年十月十九的禮佛,有心之人都會知道,再有心些,便也能想到齊芸必然也會跟著去。那麼,該來的,是時候來了。
喜歡我家娘子要從軍請大家收藏:()我家娘子要從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