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尚書簡直是皇帝肚子裡的蛔蟲,曉得皇帝心裡到底在想什麼。大運向來不設國師位,並非是不信鬼神,反倒是太祖皇帝太信鬼神太信天兆之說,才下令不可設國師之位,因天意難違,禍福有命,不可逆天而行。
今日皇帝做了這個奇夢,心裡著實好奇,真心地想要一探究竟,而太祖旨意難為,他必不可自己說要找道士算上一算,只能是借群臣之口,自己做個不得已的模樣,說上一句“既然眾愛卿皆有此意,那朕只能如此”,便能巧妙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衛尚書知道皇帝的目的,他自然把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攬在了自己身上。
所以說當楚煬因為衛司旬的諫言而戰死沙場,衛司旬只是得了個降職的處罰,全在於皇帝對這條蛔蟲的不捨。
這個夢帶來的最後的結果便是,那個老道士聲稱此夢是大凶之兆,說羽田河區域必然會有威脅皇權的勢力出現,讓皇帝及早做好防範。
而皇帝的防範竟是強令天璽州的百姓不許再參加科舉,文武之才皆不可入朝為官。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更可笑的是,皇帝還下令堵了羽田河流往天璽的河口,重新挖了河道,繞開天璽流入南海,受了此令的官員為及早完成任務,堵與疏同時進行,卻因為沒有協調好進度,堵快於疏,竟大河漫堤,天璽西部慘遭殃及。那一年,正在蓬勃發展中的天璽州一夜間如蝗蟲過境,消靡頹萎,一蹶不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兩年之後,民不聊生忍無可忍的天璽起兵謀反。
這便是緣起,楚秋旭眼睜睜看見父親為護他被叛軍亂箭射死,眼睜睜看著父親的屍體被叛軍千刀百洞。
他又眼睜睜看見天璽的百姓雖然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卻依然追隨叛軍,絕意與大運分裂。
他感到深深的無力。
楚秋明當年聽兄長講述了戰爭的經過,久久沒有說話,幾日後他便孤身去了皇宮,帶著父親沾滿血跡的戰甲,帶著父親的絕筆書信,有生以來第一次冒著殺頭的風險,痛陳此戰皇帝之過,痛陳兵符不在將領之手的弊端,找皇帝拿到了兵符。
握著兵符的將軍,絕不會再出現調不動兵的情況。
回來後,楚秋明對著消沉的兄長說:“最差的局面也不過如此,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它,不讓歷史重演。”
可是楚秋旭終究沒能振作起來,一年之後,便遁入佛門了。
.
楚秋明知道與慧明再爭論什麼對錯已經沒有意義,他們終究想的是不一樣的。
他不信天,不信命,唯一信的便只有自己。他覺得不對的,他一定會去改變,只要他能做到。而這個兄長,他雖然嘴上說著他懦弱,卻不得不承認他的佛心慈悲,他或許生來不屬於殺戮。
楚秋明深吸了一口氣,站起來轉過身背對著慧明,“母親是掛念你的,即便是四大皆空,你也該為母親發發慈悲。”
說完往前走了兩步,又停了下來,依舊揹著身,聲音有些悵惘:“你的琴彈得好,許久不曾聽過你的琴音了……”說完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他將要踏出院門之時,蕭瑟的秋風中,傳來清幽蒼涼的琴音……
喜歡我家娘子要從軍請大家收藏:()我家娘子要從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