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敢調戲我?
距離宮變一個月十天,丞相江轍再一次出現在朝堂之上,朝臣一片譁然。
說好的辭官歸鄉呢?
一二品的大員看著江轍的眼神更加複雜,雖然沒什麼交情,但同朝為官多年,對於江轍的為人他們還是瞭解的。
這個人,就算是被軟禁,也不可能做出用辭官這種手段來以退為進的,他說要辭官歸鄉,那就是真的要走,下定決心的那種,沒有一個特別的理由,不可能把人請回來。
可事實是,江轍回來了,站在朝堂之上,依舊是文臣之首,丞相之尊。
聽說,是攝政王李暄親自快馬追了幾十裡地把人重新追回來的,可誰也不知道攝政王用的是什麼方法讓他回心轉意的。
不過,對於江轍來說,旁人的猜測一切與他無關,而且,既然他答應了再留三年,就不會真如李暄所說的在江宅養病。
不得不說,江轍處理政務的能力確實高絕,加上積威猶在,效率比李暄都強上不少,畢竟,之前的李暄被皇帝壓制著,也從未接觸過這些。有江轍插手,那些堆積如山的政務如融雪般減少下去,不到半個月就讓朝堂基本恢復了正常運轉。
李暄雖然是攝政王,但他可沒興趣為東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也不是不敢放權的人,見狀很乾脆地就把一部分不需要他親自過問的政務全部放了下去,自己也終於能空出時間來了。
北方邊境,北燕又開始了冬季之前的侵略,不過這次東華加重了兵力,緊守防線,只需要讓北燕無功而返,他們這個冬季就會比較難過,等到一開春,各州調集的軍隊也集訓得差不多了,剛好反守為攻。
重新回到朝堂行的江轍行事作風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說以前他是一把神兵,鋒銳無比,可兵器終究是握在主人手裡的,要他砍誰就砍誰。但現在的江轍,彷彿神兵在主人死去後,有了自己的思想,再也不能把他當兵器看。
其實,這次宮變最詭異的一環就是尹家的滅門慘案了。尹家有罪,那也是被江轍連累的,可江轍還好好地當他的丞相呢,顯然說明了他並沒有附逆,那麼,同樣是舉兵勤王的章重錦不滅太子的母族周家,反倒是滅了尹家做什麼?甚至連江轍的妻子都一併殺掉了,丞相府的下人死了一大半,血流成河。尤其,聽說江轍還是章重錦的啟蒙老師,看起來好像是江轍唆使章重錦趁機滅了自己的妻族似的。
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官員倒是隱約記得當年尹家金榜招親的一段公案,心中模糊感覺到江轍滅掉尹家的緣由。
只是,一段強求來的姻緣,二十多年後造成的滅門之禍,也不知道當初的尹家前代家主後悔了沒有。
秦建雲在江轍回來之初還有些擔心,畢竟女兒之前和江漣漪的關係糟糕得人盡皆知,不過,江轍的態度倒是一反常態地很不錯,他再想想前些日子女兒一有空就往江宅跑,心裡就更嘀咕了。
當然,前朝的風雲,暫時影響不到秦綰。
秦建雲就算能立她為世子,也沒可能帶她去上朝,就算是其他皇親貴族的世子,沒有官職在身也是沒資格參加朝議的。想讓李暄帶,至少也得先成親才名正言順。不過好在她也不是完全偷懶讓李暄一個人忙活,一部分帶回王府的奏摺,秦綰看著也就順手處理掉了。
至於筆跡不同……收到發還的摺子的官員面對攝政王的一張冷臉,紛紛表示很好。
轉眼間,已經快到了年底,欽天監終於定好了登基大典的日子給新皇加冕,而各國使節顯然是不可能回去過年了。
西秦、南楚、北燕的使節團也終於姍姍來遲。
讓秦綰感覺到人生如戲的是,這回三國來的使節團還都是她的老熟人了。
西秦依舊是夏澤天,也不知道上回這人究竟有沒有回到家,還是半途接到聖旨又折返回來了。南楚的新帝居然派了上官策來,大約是看在他和秦綰的情分上,不過上官策年幼,使節團真正做主的肯定是同行的烘爐寺少卿池尚戈。
至於北燕……好吧,北燕的使者宇文雄是前任留城候的堂侄,當初蘇青崖毒死了留城候滿門,北燕皇帝費了那麼大勁最後讓兇手逍遙離去,也覺得臉上掛不住,再加上對百官有些難以交代,就乾脆讓他這個侄兒繼承了留城候的爵位。
雖然說,宇文雄現在不認識秦綰,可蘇青崖還在京城呢。話說回來,若不是蘇青崖滅了留城候滿門,爵位哪裡輪得到宇文雄這個旁支子弟?這麼算起來,宇文雄還得感謝蘇青崖呢。
西秦之前剛剛送過來一個夏婉怡,南楚也聯姻不久——儘管南昌公主已經是寡婦了,這次都沒帶著公主過來,倒是北燕帶了一位郡主,聽說是北燕皇帝的侄女。
秦綰看完使臣的資料,帶上荊藍和執劍就去了南楚下榻的驛館。
反正滿朝皆知上官策是她嫡親的表弟,太過冷淡也反而顯得做作,不如大大方方地上門拜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表姐,這回換過來,你是主我是客啦。”上官策親自到驛館門口來迎接。
秦綰仔細打量了他一會兒,笑眯眯地點頭道:“不錯,又長高了。”
“公主殿下。”一路的侍衛侍女趕緊參見,都是南楚人,喊的自然是秦綰在南楚的封號,蘭陵公主。
“表姐帶我出去逛逛?池大人一直說局勢不明,小心為上的,我快悶死了。”上官策一臉的哀怨。
“走,帶你去吃東華的特產。”秦綰失笑道。
“好!”上官策一聲歡呼,衝進去跟池尚戈打了個招呼,也不帶人,自己一個就跟著秦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