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的區域大商人更少,朝廷就會直接分配,不用競標。
僅僅將道路權劃分給全國各地,工部最近忙的不可開交。
各地工部辦公地,到處都是人頭湧動。
對於新道路建設,在大宋每一片角落掀起了一陣熱浪狂潮。
工部大量生產水泥。
一輛輛馬車運送水泥袋,輸送到全國各地。
剛開始從工部中心大量輸送,隨後工部各地水泥廠成熟,開始輸送水泥。
“招工,招工嘍。粥林路道建設需要人,一天一百二十文。”
由於各地爭搶,需要做工的人。
工錢也是一路飆升。
從一天一百文,一百二十文,到後來一百五十文高價。
全國百姓有了工作機會,由於工錢相當不錯,忙活田裡的活,有閒工夫的都會去修建道路。
這幾個月時間,全國各地都在修建,一條條灰白色的水泥路出現在城池與城池之間的官道上。
官道上也開始修建驛站。
馬匹補給糧草等等。
有些地方包工頭吆五喝六,乾的火熱朝天。
水泥路也是一天比一天長。就等著完工賺錢。
“朝廷這次國策相當高明,商人修路賺錢,大面積水泥路建設,有助於全國發展。”
“而且只有十五年經營權,不過也夠賺了。”
“十五年後,又是朝廷的。這路看質量,至少幾十年沒問題,這算盤打的好啊!”
“呵呵,而且還讓百姓們賺了錢。”
如此算起來,大家都有好處了。
“我聽說,這水泥路是肅王研發出來的。”
“這是我們大宋的天才人物!”
“那是!就這水泥路,以後不怕風雨,給商人帶來多少便利啊!”
“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哪個不要走路?”
“嘿嘿,利國利民,看來大宋要更好了!”
一大爺坐在路邊休息,他們這裡路修建的差不多了。
“只是遼國和金國,仗打的厲害,咱們大宋各方面在發展,這眼看就有好日子了,就怕有戰亂!”
“如果有戰亂,再好的路,也是別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