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繁瑣。
宋徽宗現在也可以強行下達聖旨,讓這些不聽話的朝臣都閉嘴。
但聖旨,卻必須經過宰相機構。
蔡京等人,可以不予理會。
這就有點頭疼。
宋徽宗還有另外一種辦法,那就是當暴君,反正兵權掌握在他手中。
用兵權,強行命令,但這是下下策,一個官家尤其是宋朝的官家,如此做,要是被有心之人從中作梗,一個昏君的名義妥妥的跑不了。
到時候天下民心思變,謠言四起,說宋徽宗是昏君,那到時吃苦的還是朝廷。
所以宋徽宗之前承諾的事情,此刻怕是有些困難。
但他要做的事情,自然也是沒問題的。
他還真就不信了,這些官員敢造反!
以前他提拔高俅的時候,這些人也沒這麼強烈反對,宋徽宗大概知道,是因為高俅提拔的是武官。
而且不與太子為敵。
趙樞卻是可以和太子爭奪繼承人的皇子身份,加上冊封的是一部之首,所以才有這樣的反對。
他們忌憚的是,趙樞受到器重,有望成為太子。
太子黨的官員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進行打壓。
如果趙樞有一天上來了,甚至再大膽一點,他成了太子,或者登基了,太子那邊的人就都失去了勢力,失去了依靠。
一朝天子一朝臣,後果無疑讓他們驚恐。
宋徽宗有些惱火,正要發怒,強行冊封。
倒是要和這些人較量一番,告訴他們,掌握了兵權的官家,才是第一話事人。
他提拔個兒子,這些人就都冒出來了,還得了?
宋徽宗也是有脾氣的,不過就在這時,趙樞看出來在場的窘境。
這種情況在他意料之中,他也相信父皇強行來,蔡京等人也萬萬不敢拒絕。不排除他們敢拒絕擬旨,但機率不大。
因為蔡京是非常討好父皇的,只是因為太子陣營的問題,產生了一些分歧。
但終究是剛不過官家的。
趙樞覺得沒必要為了自己升官的事情,讓父皇如此,使得君臣生出嫌隙。
他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父皇之前承諾要升任他為工部尚書。恰好這個工部尚書是太子陣營的,如果能搞掉他最好。
反正這個工部尚書極力反對,本來趙樞想的是一個工部侍郎平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