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望嶽稍微的一愣,釋然!
眼前的小鏡湖湖光瀲影,湖畔花香四溢,是取景的好地方,李相白可以出類似“詠春”的絕句。
送行的場面壯闊,李相白也可以寫送別題材的詩詞,貼合氣氛。
但李相白選擇了忠烈牆。
再適合不過,李相白不是嵩陽書院的人,但這種行為卻是將自己當做書院的一份子。
中嶽劍宗宗主沙秋河暗中點頭,“不愧是立了武儒之境的天賦稟異之才。”
上官瑾、南宮烈、閔相如、孟松溪等人都沒有料想到李相白如此選擇,但不約而同都認為這是最佳選擇。
司馬望嶽帶路,李相白等人隨在身側,身後是浩浩蕩蕩的學生,眾人直奔忠烈牆。
忠烈牆位於嵩陽書院文廟之前。
文廟坐北向南,忠烈牆坐南向北。
李相白從書院學生口中知道這種佈局有講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方是大周自建國以來的主戰場所在,遠的不說,自大周元景兩百年以來,朝廷就有成千上萬的軍士犧牲在大蒼入侵大乾國的戰事當中。北方有大周丟了的邦國大乾國,北方偏東是莊國,法家先聖魏雲子犧牲在大蒼進犯莊國的戰事當中。
文廟向北,表達的是大周天下學子驅逐魔患的志向。
忠烈牆向南,意思是犧牲在大周所有戰事中的書院學生魂歸文廟。落葉歸根!
文廟建造樸實無華,但莊嚴肅穆。
忠烈牆高三丈,長五十四丈,紅玉建造,寓意赤膽忠心。
紅色的忠烈牆,灰色的文廟就那樣震撼人心的靜默在這片大地之上,長空之下。
四周肅穆,李相白站在忠烈牆下,入目一片紅色。
李相白長吸口氣。
向北三拜,向南三拜,李相白長身而立,淵渟嶽峙。
自山谷而來的風濤聲中李相白麵向紅色忠烈牆,口吐金言。
…………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李相白吟誦的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滿江紅》。
詞中各種情感交織,丟失山河的悲憤,驅逐外辱的心願,國土統一願望,對國家的忠誠赤膽,各種情緒積蘊,磅礴而發。
李相白開口,一句怒髮衝冠直接將現場每一個人拉入到了精忠報國的情懷當中。
原本想著“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藍小蝶“啊”了一聲不說話了。長吸口氣,任憑那種剛烈赤城的情緒由內自外衝擊洗滌著自己。
司馬望嶽眼神明亮了起來,像是出了一片白月光,這片光裡面是嵩陽書院數百年以來的崢嶸歲月。
邁入夫子境的亞聖長袖飛揚,一股浩然正氣磅礴而出自空中席捲上忠烈牆。
浩然正氣繚繞,忠烈牆上方出現《滿江紅》的逐字逐句。
李相白口出精忠報國之詞,司馬望嶽以浩然正氣刻字。現場的情緒瞬間被拉到了頂點,李相白口中的《滿江紅》意境同樣直拔雲霄。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怎麼誇大這幾句的情緒渲染效果都不過分。
喜歡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請大家收藏:()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