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前很流行的一檔語言類節目,李相白看過。
關於飛花令的來源,李相白就是自這檔高質量的節目中得知。
飛花令最早源自古人的飲酒行令。席間設圓形籌筒,籌筒裡面有五十根酒籌,用來席間飲酒行令。因酒籌上面的語句來自《論語》,故名為“論語玉燭”。
大周有沒有以論語兩字命名的典籍,李相白不知道,但二樓考核的是飛花令,李相白確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是關鍵詞是什麼?沒提示呀!
文殿中響起“論語玉燭”的聲音。
文殿外的上官瑾、閔相如、南宮烈等人面面相覷。
第二關是飲酒行令的考核,沒有深厚的詩詞基礎很難應對。聖人的飲酒行令就更有難度。
文殿外的眾人都替李相白捏一把汗。文殿內李相白也急:“大佬您這是要飛什麼?”
文殿內聲音只響一次,然後就是寂靜。
從揹著籌筒的烏龜到可以一覽整個藏書樓外圍建築全貌的文殿二樓窗戶是九步,從窗戶走到二樓門廳也是九步。李相白來回走動,費勁腦汁猜測聖人“飛”什麼。
南宮烈對身側上官瑾開口:“李相白遇到難題了!”
上官瑾沉吟半響說道:“以李相白之前的表現,倒不至於無法應對,估計是不知行令。
南宮烈恍然大悟,“對了,行令是什麼?”
上官瑾搖頭:“文殿只說了‘論語玉燭’,這需要領悟!”
閔相如、夏淵侯、典籍樂遙及其嵩陽學院的學生、先生紛紛猜測飛花令的行令。
李相白從銀製的烏龜走到窗前,又從窗前走到樓梯口。善於觀察,眼光如炬,李相白髮現從烏龜到窗戶,自窗戶到樓梯的距離都是九步。
難道是數字飛花令。
站在樓梯口,李相白看著早就消失了的臺階,靈光閃現。
從一樓拾階而上,每登一階,下方臺階消失,因為這種奇特的現象,自己是數著臺階上樓,一樓到二樓的臺階也是九階。
得出這種分析,李相白確定無疑。
飛花令行令就是數字。
窗戶到門,一到九。一樓到二樓,臺階也是一到九。行令就是一到九的數字。
李相白感嘆一聲,“大佬真會玩!”
喜歡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請大家收藏:()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