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不會在行軍中把馬兒累死。
所以說,除了那種純遊牧部落,能奢侈到一人四五匹馬配備的軍隊外,正常騎兵的行軍速度並不比人步行快多少。
畢竟行軍和普通旅人趕路是不同的,馬力的儲存非常重要,不然突然遭遇敵人,卻發現馬兒沒有多少氣力,那不是立馬從騎兵變成步兵?
然而,騎兵好歹有馬兒幫助馱著武器裝備和隨軍輜重,步兵則只能靠自己扛和少量的馱馬運輸。
這就是步兵行軍速度比普通旅人步行要慢得多的原因。
當把步兵從繁重的武器裝備中解脫出來後,只需要扛著一杆槍外加一些彈藥的步兵,行軍速度就不會比農耕文明的騎兵慢多少了。
因為只裝備燧發槍的步兵,身上沒什麼甲冑負重,只背個行軍包裹扛著一杆槍,對士兵的身體素質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很多時候,這些輕裝的燧發槍兵的行軍速度,都能走出騎兵的標準!
當然,如果騎兵不顧惜馬力的話,行軍速度同樣可以超越這些輕裝燧發槍兵,但騎兵不想在戰場上變成步兵,他們必須顧惜馬力!
要知道,即便是一人四五匹馬行軍的遊牧民族,趕路的速度很多時候也快不起來,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所以趕路的時候需要驅趕成群的牛羊!
這就是燧發槍時代徹底終結遊牧文明逞兇的根本原因。
機動力在任何時代,都是戰爭的關鍵因素。
因為只要你更快,就可以從任何方向、時間、地點對敵人進行攻擊,先天性的掌握著戰略優勢。
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為什麼稱王?
因為冷兵器時代的步兵都是披甲步兵,行軍速度機動性十分弱小,很容易就會被騎兵牽著鼻子走。
騎兵找到機會就可以來一場狠得,找不到機會大不了拍馬走人,不會有什麼損失。
但是到了燧發槍時代不同了,只需要一杆燧發槍就能全程作戰的輕裝步兵,機動性不亞於傳統的封建騎兵。
沒有機動性的弱勢,騎兵再想玩什麼突襲就是奢望了。
再加上火槍時代專門剋制騎兵的空心方陣和排槍戰術,自然把無所作為的騎兵打的哭爹喊娘……
騎兵最大的機動優勢一喪失,剩下的戰鬥力又被火槍剋制,騎兵王者的時代自然而然的就終結了。
然而,那副輕裝燧發槍的美好時代大漢帝國還沒有進入,肖雲陽雖然可以召喚出來燧發槍兵組成的兵團,但人數太少,在動輒幾萬人的戰場只能當奇兵使用,無法當主力使用。
如果現在的漢軍是一群燧發槍兵,單憑機動性就能用風箏戰術玩死對面的黑寡婦部隊。
披甲士兵都有一個戰鬥體力消耗過大的問題,真實的戰場可比肖雲陽上輩子看過的所謂全甲格鬥更加耗費體力。
畢竟全甲格鬥大家都知道不會傷及性命,只是一種娛樂專案,但上了戰場的都是在玩命,體力輸出每一次攻擊都是百分百消耗,絲毫不敢有保留!
誰知道這次保留體力,還有沒有下次出手的機會?
這就是為何火槍大方陣需要兩道序列輪替作戰的原因了。
喜歡領主之軍團召喚請大家收藏:()領主之軍團召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