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供應肖雲陽日益增長的兵員消耗需求,大漢帝國終於啟用了這個時代最常見的戰爭模式——召集僱傭軍。
僱傭兵不單單是這個世界的常見士兵,在肖雲陽前世那個世界也屬於常態。
特別是冷兵器和近代歷史中,僱傭兵甚至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即便後來各國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常備軍制度,仍然有大量的僱傭軍活躍在各個戰場和國家之中。
僱傭兵不單單是西方社會,在東方歷史上同樣有著濃重的比例。
其實,肖雲陽前世祖國曆史上,各個朝代的募兵制就是在招募僱傭兵。
募兵制就是透過發軍餉來召集士兵,平日裡訓練,戰鬥的時候會發放額外的戰時津貼。
這一點跟同時期的西方僱傭兵是非常相像的。
唯一的不同就是,當時的東方世界有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並且忠君思想非常流行,幹著僱傭兵工作的募兵往往不會投靠敵國賣命。
反觀西方世界,國家眾多,雖然也有忠君思想,但大多數國家因為制度和體量問題,很難長時間供養僱傭兵,不可能像東方國家那般把募集的僱傭兵養成了常備軍使用。
這就導致西方世界的僱傭兵國家概念很薄弱,誰給錢跟誰幹,畢竟他們需要吃飯啊!
之所以說東方的募兵跟僱傭兵一樣,是因為當時東方朝廷的募兵是沒有任何保障的。
常備軍可不是單指長時間為國家擁有的軍隊,常備軍計程車兵往往會享受到國家的各種保障,是跟國家進行義務捆綁的!
但東方古國曆史上的大部分募兵,卻不會享受到任何保障,他們連那些屯田兵都不如,賺的其實就是快錢。
打仗的時候還好,一旦不打仗了,募兵最終不是被吃空餉禍害光,就是主動解散。
這不就是僱傭兵的性質麼?
打仗的時候拿錢,和平的時候吃屁,甚至被解散!
肖雲陽前世的宋朝,就是一個典型擅長使用僱傭兵打仗的朝代。
這主要是因為宋朝太富有了!
然而,當時的宋朝募兵卻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宋朝雖然有錢,但武將地位太低,募兵剛成軍的時候,被銀子喂得飽飽的,自然是很能打。
可是,時間一久,各種貪官汙吏的手就伸進這支軍隊當中,最後這些募兵也開始得過且過,不是被解散就是淪為空架子樣子貨。
所以,宋朝為了維持宋軍的戰力,只能每隔一段時間,就重新募兵組織一個僱傭軍團開往前線。
以此,用錢生生砸出來一支支能打仗的隊伍。
在一個重文輕武到極致的國家裡,能出現一支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可想而知有多麼難得。
之前,大漢帝國一直沒有采取募兵性質的僱傭兵,主要是為了節省成本,用朝廷不怎麼需要的土地來換取廉價的兵員。
只可惜,肖雲陽打仗太頻繁了,而且打仗的時候還總是為了戰魂不把白人士兵的命當回事。
時間長了,大量白人軍戶壯丁戰死,傻子都知道成為軍戶是一個高風險低收益的事情。
這才導致了大漢帝國進行大規模的軍戶制度改革。
改革後,軍戶的怨憤是平息了,軍戶的社會地位也保證了,其實只要軍戶的死亡率不是太高,軍戶的收益還是相當不錯的,類似於肖雲陽前世的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