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錢桂榮的一封一封的信催促下,張場長又找她談話,張雨冰對張場長說了家裡的情況,張場長也沒有說什麼。
以後錢桂榮再給農場領導來信要錢,場領導再也沒有找過張雨冰,此事就這樣了之了。
錢桂榮也沒有找來。
總算消停下來。
農場的日子跟農村的沒有什麼兩樣,就是地多有機器。
出了張雨冰他們這一個縣的知青外,這裡多數是上海知青,按勞取酬的年代,不好好勞動是不行的,農場和生產隊一樣,也是經常幹包活的,包活是論多少計酬的,可是這裡是按月發工資,計件也就是讓人可以早幹完早收工。
由於錢桂榮鬧得大軍都注意到了張雨冰這個知青,張雨冰並不是好出風頭的人,這下子就傳的沸沸揚揚,很多人都注意到張雨冰,一個月四封不對的來信在連隊傳的沸沸揚揚。
連隊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國家在東北建設國營農場,全國各地的青年官兵、知青響應號召,來到北大荒開荒,成了這國營農場的第一批職工,從此定居下來並繁衍生息。
東北農場,有一排排整齊堅固的平房,紅磚牆,藍窗戶。一到冬天,家家戶戶都會裝上厚厚的棉門簾,燒上暖暖和和的大火炕。
當時他們初到北大荒,沒有路,大片大片的荒草有一人多高,置身其中時常會迷路。再和如今物產豐富、人們安居樂業的北大倉一比,其中傾注了一代人多少的心血可想而知。
這裡的連隊,就是村落。數個連隊拼在一起,便組成了一個農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實跟農村沒有什麼兩樣,八卦照樣多,這裡的知青不少,知青也不與農戶深交,才來幾個月的張雨冰跟村落的人並不熟,讓錢桂榮這樣一鬧,張雨冰就算出了名,見到張雨冰的就會私下議論。
認識張雨冰的青年也是多了起來。
上來十幾個追求張雨冰的。
藺簫站出來了,對她們說道:“我已經定親了,是當兵的。”藺簫以為這樣說他們就會退堂了,是軍婚,這個時代誰敢破壞軍婚。
一下子就打退了幾個,還有幾個堅持的。
春種忙完了,就到了晚春,除草是很累的活,全員的出動,一下子就是幾個月
這就到了夏天了。
夏天一到,連隊裡各家各戶種在籬笆院外、馬路邊的波斯菊都陸續開花了,隨風搖曳,顧盼生姿。整個連隊像是花的海洋,被各色鮮花包裹著、點綴著。蜻蜓們或著一襲紅衣,或揮著美麗的花翅膀,圍著花朵翩翩起舞。
東北的晝夜溫差大,夏天的中午能達到30c,但太陽一落山,涼意便開始慢慢襲來。吃過晚飯,人們集中到場部扭扭秧歌,或三三兩兩聊聊家常。孩子們在昏黃的燈光下嬉鬧,等玩累了,回家很快便可以入睡。
東北的夏夜是需要關窗、蓋被睡覺的。而且蓋的是棉被。這樣才不至於在睡夢中被凍醒或凍感冒。大夏天蓋棉被,舒服至極,這樣的體驗恐怕只有東北才能給予。
初秋的時候隨處可見的大片樹林,林中的鳥蛋和蘑菇,路邊清澈的小溪,以及有著爽朗笑聲的鄰里……
錢桂榮的鬧騰,讓張雨冰出了名,也有好處,可是跟連隊的知青和連隊的姑娘們熟稔起來,上山撿蘑菇,撿木耳,這個時候還沒有秋收,連隊沒有多忙,有很多時間上山,撿山貨。還能捉到野兔山雞黃羊子。
回家就可以大飽口福。
經常能夠打牙祭,解解饞。
山雞燉蘑菇,黃羊肉肉餡餃子,吃了不少頓,大
家都很友愛,還要互通有無,關係處的越來越好。
前世張雨冰到了這裡根本就沒有跟誰交往,窩窩囊囊的孤獨的鬱郁的死去,這一世很多人都知道了張雨冰的物件是個軍人,大多數的人都很跟張雨冰親近。
可是追求她的還有三個,可是沒有一個敢強求的,只是故意接近她,討好她,就是為了感動她,能夠追到她。
原因就是張雨冰還沒有跟安平宇結婚,只是定親,他們就是覺得農場也是掙工資的,比當兵的還要錢多。沒有結婚就不是軍婚,就是搶走也不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