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九娘成親時,一百八十多抬的嫁妝,是父母和祖父母雙份兒的添妝,康軒就這一個孫女,從小是百般呵護長大的,父母珍愛,祖父母真愛,康軒的家底豐厚,康九孃的嫁妝比公主郡主不遜色。
趙家的家底不富裕,霍氏倒是惦記著康九孃的嫁妝,霍氏也是提過讓康九娘添補家用。
康九娘這個嫂子屢屢的囑咐康九娘,嫁妝是女人的底氣,千萬不能往外拿,添補婆家更不應該,拿著嫁妝養小妾,那不是冤大頭嗎?
康九孃的嫁妝是要給兒女的,霍氏惦記嫁妝是次要的,黃氏挑撥霍氏恨上康九娘,她好下手除掉康九娘,康九娘死了,霍氏因為嫁妝恨康九娘,就願意讓康九娘死。
絕對不會揭穿黃氏的陰謀,黃氏孃家很有錢,給她的嫁妝也不少,就是人心無舉蛇吞象,嫁妝多,也是不嫌多的。
等著康九娘母子死了,劉氏前來要康九孃的嫁妝,黃氏慫恿霍氏不給,劉氏以康九娘母子死的不明不白,要經官驗屍威脅霍氏,霍氏只有把康九孃的嫁妝給了劉氏。
康九娘母子死的蹊蹺,也沒有聲張,康軒已經被罷官,康家已經無權無勢。康軒為了保全兒孫,根本不敢追究康九娘母子的死因,一家人回了故鄉,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黃氏和黃梅梅心裡有鬼,也沒有對康家窮追猛打。
為了掩蓋害死康九娘母子的罪行,康家還是逃過了一劫。
沒有人給康氏母子伸冤,康氏只有滿世界的尋找報仇的機會。
人都是這樣為了自己活著,哪有為別人獻身出頭的一個。
康家為了不深得罪黃梅梅,自然不會為康九娘母子報仇,以康家的落魄,確實也為康九娘母子報不了仇,想把黃氏治罪是不可能的,因為黃梅梅正當令。
跟今生是大不同的,康家怎麼能鬥過黃家?黃家也就是皇家,只要有黃梅梅在的一天,康家就是想為康九娘報仇也是無能為力。
為了一個出嫁女和外孫的冤死跟皇家對上康家是不能辦到的。
趙觀找康軒道歉:“祖父,都是我的錯,您老人家勸勸九娘,為了孩子真的不能和離!”
“現在也不能說是誰的對錯,其中有你母親護著黃氏的兩個心思歹毒的兒女,我的孫女和孩子們就沒有能力在趙家立足,再這樣下去,早晚是會被毒~死的,你還是放我孫兒一條生路吧,不要把自己的兒女也要置於死地,我的話只有這麼多,說一千道一萬,也不能改變我讓九娘和離的決心,你還是放手吧,也給你的兒女留一條活路。
井水不犯河水,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再這樣混淆下去,是會兩敗俱傷的,我說句話提醒你,你母親的心是偏向黃氏母子的,所謂的黃氏的兒子聰明是什麼狀元之才,一個心思奇毒,壞心眼兒特多的人就是能中了狀元,也是個禍害,也是遺患無窮的。
只知道爭只知道搶的人,越聰明越是禍害,不但禍害別人,也要禍害自己和家人,不信你就等著看,看看你的兒子能聰明出什麼前程?
趙觀!你走吧,塌心的和離吧,自己先修心養性,等你的一對兒女出獄的時候好好地教導他們吧。
這個黃氏女給了你前途,也是她葬送了你的一生,你要是沒有黃氏女牽扯,當初就是沒有前途,以後你也會前途光明。”
康軒一個勁兒的在給趙觀灌後悔藥,趙觀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看來自己真的是被罷官了,與康氏一和離,自己的前途就到頭了。
母親要是得知實情,坐地就得疼暈厥。
趙觀沒有法子,只有答應和離,他不想惹得康軒太怒,他再不同意也是白費,這是與他商量,還給他留了一點兒臉面,等著康相急眼,把母親的行為選宣揚出去,他這輩子就更完了。
康九娘有現任太后的後盾,要與他和離算什麼事?
他是沒有權利制止的。
趙觀與藺釧珍達成協議和離,和離書一寫,各自簽字畫押。
趙家不是什麼大族,也就是小門小戶,趙觀一個五品官,哪有多少俸祿?祖上沒有什麼財富,家裡的宅院就是一個三進的院子,就是十幾間房子,伺候的下人也就十幾個。
還霍氏自然的佔據前院,後邊的宅子給康九娘母子,就這麼點家當,也不難分。
藺釧珍是不會住在這裡的,買了一戶四進的宅子,搬走康九孃的嫁妝。
康九孃的嫁妝豐厚厚,十幾年被黃氏霸佔,田莊四處,長的糧食,趙府吃用,六個嫁妝鋪子,一年盈利萬兩銀子,趙府的開支用的就是這些銀子。
黃氏的嫁妝更加豐厚,可是人家黃氏自己把著自己的嫁妝,不經霍氏的手,這個趙家就是黃氏和霍氏當家。
吃的花的都是康九娘嫁妝的田莊的出產和鋪子的盈利,其他嫁妝黃氏沒少惦記,康九娘總被嫂子劉氏碎碎念,那些嫁妝就沒有被惦走。
黃氏是白吃康九孃的嫁妝田莊和鋪子的收入,自己的全都是她的私房。
十幾年還是攢老錢了,黃家被腰斬於市已經沒有人了,黃氏及其子女犯了死刑,黃氏的財產就都是趙家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