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期待的未來深水加更)<101nove.hapter 208
對姜顏林來說, 承認愛一個人,是要花費漫長的生命來學習的能力。
因為她似乎喜歡過很多人,也很容易對一些吸引她的人産生最基本的好感, 卻幾乎沒有過無比明確的——“我正在愛著一個人”的感覺。
就連在祁寧給她的那場童話般的美夢裡,姜顏林也因為這個夢太過缺乏真實感, 而始終不敢相信, 這是屬於自己的名為“愛”的東西。
她無法站在客觀的角度上,來評判這樣的自己究竟是好還是壞, 聰明還是愚昧,清醒還是懦弱。
只是在偶然的一個駐足停留, 再回頭去追根溯源的時候, 姜顏林不難發覺,早在十六歲的那一年,她就為這漫長的重蹈覆轍的人生開啟了一個糟糕透頂的起點。
在很久很久以前,姜顏林是不討厭聖誕節的。
因為她的生日就在聖誕節的一週前,連著兩個星期都能收到禮物, 誰又會討厭呢。
但姜顏林絕不會將這種想法說出來, 只有最親近的朋友會知道她其實是個渴望收到禮物的小女孩,一到年末就早早地準備好小小的心意,給她郵寄過來。
在那個休學離開校園,在家裡養病的漫長假期裡,姜顏林就是靠著這些身處天南地北,卻比周圍的人更瞭解她的朋友們,來度過無聊和枯燥。
起初誰也不知道她其實是個還沒成年的高中生,在相對封閉又幹淨的讀書同好會裡, 大部分人都是女大學生和已經在工作的姐姐,而姜顏林靠著比同齡人成熟很多的性格混入其中, 也一直沒有任何破綻,反而和大部分常活躍的人都相處得很融洽。
甚至因為休學養病,沒法出門導致的無所事事,讓她每天都有大量的空閑泡線上上,也因此加入了同好會創辦的期刊雜志社。
那是一個完全公益非盈利的雜志社,利用當時流行的軟體載體來製作電子版雜志,除了沒有印刷出來的實體之外,和真正的雜志沒有太大區別。都有著精心製作的封面設計和不同的欄目版塊,刊登的內容也全都由雜志社內的人原創,從繪圖到文字,稱得上在姜顏林的認知裡最早的“為愛發電”。
那時候,姜顏林就是被這樣的內容形式吸引,開始嘗試著把自己寫的短篇小說刊登在雜志上,而不再是寫給自己一個人看,再偷偷藏起來。
大概每個人都需要將時間精力投入在這樣的事情上,從而獲得價值感,來證明自己並不是渾渾噩噩度日的空殼。
哪怕並不能帶來實際上的利益,也好過一無所有地揮霍時間。
所以那一年,姜顏林在選擇離開學校走上一條徹底偏軌的人生道路時,得到的除了母親的失望和忍讓,還有悄悄萌芽的一根枝椏。
這點點綠蔭,後來長成了翠綠的大樹,讓她擁有了筆直地佇立於世間的力量。
但在那個一無所有,變成了不被人理解的“壞小孩”的年代,姜顏林並不是個懂得很多道理的清醒的人。
相反的是,那時候的她有著所有人都有的缺點,她既不聰明,也不穩重,更沒有情緒管理能力,做事不考慮後果,本性爭強好勝,什麼都想要爭取最好的,甚至還會“仗勢欺人”。
姜顏林那時候不知道,其實和她相熟的雜志社的姐姐們,都看得出來她年紀不大,只是她平時很少透露自己現實裡的事情,就都體貼地沒有多問,反而很照顧她,稱得上是把她當整個社內年紀最小的妹妹來對待。
而對她最有耐心的,也是跟她關系最好的姐姐,正巧就是雜志社的主編,這給了姜顏林在雜志社內無形的“橫著走”的底氣,她卻沒覺得有什麼不好的,反而本能地利用起這些優勢,讓自己的話語權變大,最後從一個普通的文創編輯,悄無聲息地變成了決定每一期雜志內容主題和版塊創新的人。
在向來不愛管事的主編的默許之下,姜顏林理所當然地使喚起社內比自己年紀大的同事,讓她們改稿,改圖,按時交稿,再由自己審閱批準,最後發刊。
這其中自然會有不滿的人,但在姜顏林一目瞭然的能力之下,這種不滿也只能停留在不滿。
十六歲的年紀,同齡人大概還掙紮在上課考試和補習班的痛苦裡,偶爾能在週末放放風,出門玩一玩,已經是最大的快樂。
但姜顏林瞞著自己的年紀,混跡在一群成年人的圈層,透過大部分人都難以想象的方式,得到了獨屬於她一個人的快樂。
連帶著休學養病的灰暗人生,也因此在記憶中留下了幾分色彩,讓她在後來每一次回憶起時,都不曾後悔過自己在青春期的偏離軌道。
人們要將之稱為叛逆,還是自甘墮落,都與她無關。
也許姜顏林生性就是嚮往著“非常規”的道路的,所有的按部就班都被她厭倦,她甚至排斥在學校裡篩選朋友,認為那不過是被迫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在必須要每天接觸的幾十個人裡篩選一個“不討厭”的人去打好關系,來避免自己“不合群”。
畢竟校園也是個小型社會,不合群的人是什麼下場,每個過來人都知道。
可姜顏林就是做不到“合群”,所以她離開了那個逼著她合群的地方。
同樣的,雜志社和雜志社隸屬的那個讀書同好會,本質上也是一個由很多人組成的小型社會,但姜顏林依然不肯去做一個“合群”的人,而是抓住每一個機會去探索自己的能力極限,從寫作到策劃,從經營管理到改革創新,像一塊掉進了水裡的海綿,瘋狂吸收著一切她可以汲取的東西。
但與此同時,她也難免變得恃才傲物,所以在這個小型社會裡,有照顧她包容她的朋友,就會有不喜歡她的“同事”。
而姜顏林第一次在這裡跟人有摩擦沖突,就是她企圖“仗勢欺人”,卻慘遭對方反擊,最後不得不灰溜溜按捺下這口氣,息事寧人。
“我就不懂你怎麼那麼想要那個獎品,非要跟她換,現在發現她也不好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