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姜顏林幾乎可以確信,自己甚至會比陸斯恩、阿秋等人還要了解裴挽意的內裡。
也許論“知根知底”這一點,姜顏林是得到的資訊量最少的那一個,就好比她連另一個為了裴挽意自殺的“前女友”是否存在,都不知道。
但裴挽意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她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側寫。
——在這個範圍內,裴挽意無論做出什麼事情,姜顏林都不會意外。
“我知道她很危險。”
最後,姜顏林還是開口回答了祁寧。
祁寧聽完,便笑了笑,“這才是她吸引你的地方,對嗎?”
姜顏林沒有否認,只說了一句:“其實你和裴挽意,有時候是很像的。”
祁寧看向她,沒有問是哪些地方。
姜顏林也覺得她其實心裡清楚,但還是繼續道:
“你們都喜歡用完美的形象做武裝,只是想要藏起來的那些東西不一樣。這一點,我其實也是一樣的。”
她們三個人,說到底,都很裝。
只是姜顏林的武裝,並不是以“完美”作為基準。
她當然希望給人的印象是好的,但不想製造一個完美人設,來讓自己活得那麼累。
祁寧的完美是必然的,她從小就是站在聚光燈下的人,享受著鮮花和掌聲,習慣了優雅,進而也習慣了完美。
沒有人教過她,該怎樣允許自己“不優秀”,“不完美”。
哪怕是在家人和愛人的面前,她也沒辦法學會發洩負面的情緒。
至於裴挽意,姜顏林覺得她是最矛盾的那一個。
那一層完美的假象,既像是她想要的,又像是她不想要的。
又或者——裴挽意自己也不明白,她是否想要。
“姜顏林,你為什麼不去做心理諮詢師?”
祁寧聽著她的這些客觀分析,難得以感慨的語氣,調侃了她一句。
姜顏林才不要,“因為心理諮詢師是高危職業,人對負面情緒的接收能力是有上限的,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也都要定期去接受心理疏導,來避免自己到了承受極限,一下子崩潰。”
久病成醫,醫者與患者的身份置換,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祁寧靜靜地聽完,片刻之後,才開口道:
“雖然你嘴上這麼說,但其實你已經用你自己的方式救過很多人了。”
祁寧到現在都還記得,姜顏林是怎麼和小優分手的。
那時候她雖然對這個結果感到欣喜,但也同樣為小優這件事的處理方式而感到很大的震撼。
祁寧一直都知道,自己的本質是冷漠的,這也是她藏起來的東西。
她不關心很多事情,也不關心很多人,所以她無法想象,為什麼姜顏林可以做到這個地步。
直到後來,姜顏林也這樣對她。
失去創作能力時的焦慮,沉溺在甜美愛意裡的逃避現實,缺少磨練而導致的天真與愚蠢,以及受傷之後就無法讓自己癒合的脆弱與懦弱。
每一次,都是名為姜顏林的人,來拉著她的手,讓她爬起,讓她站穩,讓她有力氣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