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不高興了,才一聲不吭走了的。”
換個人來這套明知故問,姜顏林就要笑著讓對方滾了。
但還是那一句,“因人而異”。
姜顏林有多自我,裴挽意就只會更甚。
所以她很清楚,這種明知故問,其實已經是一種讓步。
裴挽意,你實在是很懂得賣乖。
姜顏林想著,到底是沒有推開她在自己腰上環抱著的手。
“我今天拍了一張很不錯的照片,明天發給你看。”
姜顏林終於開口,語氣平和,帶著一點輕笑。
腰上的那隻手稍稍收緊,片刻後,裴挽意的聲音才響起:
“宓芸只是習慣了照顧我,剛剛也給我打過電話,怕我喝醉了跑出來遇到什麼事。”
裴大小姐可不常講故事,姜顏林來了點興趣,轉身面向她。
見她終於給了點回應,裴挽意嘆口氣,只能繼續說下去。
“我和宓芸已經分手近一年,這中間都是朋友關系。和小晴在一起時,她就已經主動拉開了距離。”
姜顏林聽明白了,前前女友嘛,這有什麼不好開口的。
但小晴的慘烈程度還歷歷在目,姜顏林不由得好奇這位看起來很文靜靦腆的女孩,和裴挽意又是怎麼結束的。
昨天從裴挽意嘴裡聽到的關於小晴的只言片語,已經夠姜顏林拼湊出一個大概的故事,只是還缺少幾塊拼圖。
姜顏林有一種本能的直覺——宓芸能填補上某片缺失的拼圖。
“和宓芸在一起的時候,我還在波士頓。”
時隔這麼久再提起這些事,裴挽意已經沒了當時的那些情緒。
她的聲音是幹淨的質感,道出這些故事時,也平和而無波。
姜顏林抬起眼,隔著這麼近的距離看著她,聽她簡短地概括了這個故事。
這是一個超乎姜顏林想象的故事。
從開頭到結尾,都讓她再也維持不了先前的輕松心態。
到最後,姜顏林甚至有些後悔,自己用這麼隨意的方式探究了裴挽意的這一道,也許還未癒合的傷口。
裴挽意和宓芸的開始,是很普通卻又不那麼常見的形式。
那時候,宓芸還沒有從一段關系裡結束,但也已經形同虛設。
她遭受著女友的漫長的冷暴力,讓本就岌岌可危的精神狀態愈發糟糕,也是在這個時候,她遇到了裴挽意。
兩個在競技遊戲上極具天賦的女性,從一開始的互相欣賞,到日夜不分的相互陪伴與靠近,一切都是那麼的水到渠成。
裴挽意不否認自己的行為,從本質上來說是插足了別人的關系。
而宓芸也心甘情願為了她,去成為同等罪名的共犯。
從一段關系結束,到締結新的關系的過程無需贅述。
但那之後的一切卻並沒有走向更好的局面。
隔著十二小時的時差,年紀和閱歷也是一道鴻溝,相處越久,這些便越清晰可見地浮出水面。
盡管那時候的裴挽意已經調整了工作方向,打算在年底來到國內,兩人並不算是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