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信任人性,也沒有任何把握自己不會在其中迷失。
但作為普通人,姜顏林唯一能做的,也不過是慢慢摸索平衡點,明確目標但不生出野望,摒棄條條框框,但不散漫無章。
在一切的慾望中,最易失衡的就是性。
姜顏林其實明白,自己是一個很享受性的人。
她的愛裡不會缺失這一重要色彩,但她努力讓自己不追逐在這個落腳點。
可惜現實就是,當她對小優沒有了性方面的需求時,愛也逐漸降溫,沉澱成了一種憐惜。
又或者,正因為她不再生出更多的愛,性也隨之成了冰冷的石板,無法觸控。
兩者的界限如此模糊,因果關系也像莫比烏斯環一般,找不到頭與尾。
姜顏林不喜歡毫無情感觸碰的性,像動物般機械無趣。
可太過合拍的性,意味著什麼,她也同樣明白。
但人如何抗拒本能呢?
尤其是姜顏林這樣活著只為了取悅自己的人。
如此矛盾的自我,難以辨別是否低階的慾望,混雜在最原始的本能裡,催化著多巴胺的分泌,讓姜顏林沒能拒絕裴挽意。
第一個晚上沒有。
第二個晚上,也不會有。
黃昏時分,姜顏林接到了黎勻橙的影片電話。
自從新加坡一趟結束後,黎勻橙已經很少這麼活躍,消沉了兩個多月才稍微好一點。
這不算“想不開”,只是在將自己付出過的真心,慢慢拓成標本,珍藏紀念。
“我沒有刪掉她,也沒有質問過,就是想等有一天她給我個答案,讓我知道為什麼。”
對黎勻橙這樣的人來說,猜測與判斷都沒有太多意義,她更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哪怕給出的結果就是最常見的一種,也好過沉默。
姜顏林不會勸她,她這樣就很好。
“不說這些了,過段時間我打算去中國待一段時間,到時候可得請我吃飯。”
她很快換了話題,打起精神來。
姜顏林擦了擦細框眼鏡,問她:“打算去幾個地方?”
黎勻橙不太確定,“我不好說,可能先去有朋友的地方看看吧,順便做做旅遊直播。”
她是油管主播,和姜顏林有自由職業的相似性,所以當初一見如故的成分裡,也包括了職業方面。
而在感情方面,兩人也時常感覺對方是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
這說法可能有點誇張,但多少能沾邊。
黎勻橙的初戀也在很小的年紀,就是鄰居家的姐姐。
在那個華人還算多的國家,左鄰右舍是華人其實很常見,也更容易拉近關系。
黎勻橙一家和對方的家人常常聚在一起,父母聚餐,小孩們一起玩耍。
而小輩裡年紀最小的就是黎勻橙。
她那時整天跟在對方屁股後面,姐姐長,姐姐短,像個小跟班。
直到對方上了高中後,大概是到了性啟蒙的階段,充滿好奇和沖動。於是聽話又粘人的黎勻橙就成了她的試驗物件。
黎勻橙其實和姜顏林一樣,在這方面比較早熟。
她知道鄰家姐姐在對自己做什麼,但潛意識將這種關系當成了“戀愛”,所以一直乖乖配合著,持續了一兩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