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就只是,嘗個鮮。
不出意外,裴挽意加上好友後,並沒有邀請姜顏林打遊戲。
而是直接約她看電影,還在老地方。
姜顏林很想拒絕邀約,看看裴大小姐會是什麼反應,但也只是想想。
普通的訓狗技巧在這樣的人身上是不可能奏效的,反而大機率適得其反。
姜顏林能清楚地感覺到,裴挽意最起碼是個四層餡餅。
第一層,應對所有不熟的人,社交禮儀完美,人情世故精通,明確知道自己的社交定位,揚長避短地吸引著周遭的人,卻不會“裝”過頭,招人厭煩。
第二層,是對待較為熟悉的人,無論是埃爾還是陸斯恩那些人,都和她關系很好,那是真心實意的友誼,不攙雜半點恭維。這說明裴挽意對待朋友是有真心的,起碼在她的朋友看來,是這樣。
第三層,大概是對待更親密一點的關系。
她會展現性吸引力和魅力,會主動出擊,曖昧調情都駕輕就熟,還不忘時不時露出一點“真實的自我”,可愛的,溫柔的,果斷的,體貼的。
但姜顏林知道,這還遠遠不是全部的她。
這論點暫時沒有憑據,單純只因為姜顏林不相信完美的假人。
裴挽意這女人,連傲慢都是她魅力的一部分,很難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姜顏林本人不在此範疇內。
在這短短幾天的相處過程裡,姜顏林已經基本瞭解了她的社交邏輯,那就是隻展現好的一面。
不熟的人,熟悉的人,曖昧的人。
大家看到的她,都是招人喜歡的,最差也不過是被人嫉妒,或者被當作情敵。
姜顏林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誰都希望自己的形象是好的,藏不住缺點的人難道是因為不想藏嗎?
但裴挽意藏得太好了。
這難免會讓姜顏林想起韓敘和祁寧。
不一樣的是,韓敘的左右逢源多少帶有自卑和奉獻性人格,固有的思維讓他本能地假裝老好人,以此來交換他想要的待遇。
而祁寧是天生孤傲,卻又不希望被人察覺她的冷漠,所以才摸索出一套屬於她的社交模式,來假裝融入社群。
裴挽意,似乎和這兩人都不太一樣。
埃爾前不久問過,關於姜顏林為什麼和祁寧分手。
她不想和他聊自己的情感經歷,只回了一句:“性格不合。”
埃爾沒有再多問,只是提醒道:“祁寧的前前任……就是在你之前的那個物件,也是avis的好友,你們有可能會碰見。”
他那時猶豫了一下,又補了一句:
“其實,祁寧也算avis的朋友,只是最近大家沒在一起玩了。”
姜顏林不怎麼意外,但多少有些無語。
一個韓敘就算了,又來一個祁寧,這群人是身上有什麼隱形的繩子互相綁在一起了嗎?拔出蘿蔔帶出泥的。
果然,她這輩子都和北美圈的犯沖。
姜顏林不知道,裴挽意知不知道這些事,但就算知道多半也不在意。
這麼想著的姜顏林,絲毫沒預料到——這是她對裴挽意的所有預估裡,第一件出現偏差的事。
晚上說是看電影,但其實更多時間都在埃爾的餐吧裡幫忙。
休整閉店一天後,預約還是沒有取消多少,但人手多起來了,埃爾總算能勉強應付下來。
裴挽意臨時充當收銀員,姜顏林幫忙點菜,順便給不會中文的老外翻譯。
推廣打出名氣後,不少在這邊生活的老外都慕名來嘗鮮,大多是白人,但也有一些亞洲國家的。
今晚上就有一桌日本人,還有一桌韓國人,姜顏林的韓語僅限於日常問候,最後還是裴挽意過來救了場。
“你在韓國生活過?”
打烊後,幾人躲在二樓休息看電影,姜顏林一邊給自己貼緩解肌肉疲勞的藥貼,一邊問身邊的人。